何为教学中的“三讲三不讲”?简要说来,“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讲。具体来讲,可以这么理解: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这个理论不知道是哪一位专家的发明专利,广泛传播于教育界,被大家奉为经典,但是仔细思考,发现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再好的方法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然就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问题了。
这个提法首先它契合了我们的社会文化。不容置否,我们的社会中隐匿着一种极度追求高大上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标题党”横行。一篇领导讲话,必定是口号响亮,高度凝练,对仗工整,往往是“一个什么,两个什么,三个什么……”型排列;一篇工作总结,每条每款的小标题必定是字数一样、结构相同的时尚句式。诸如此类的一些社会文化,必定会传染、影响我们的教育,自然也就催生了“12345”教学模式、“6789”课改经验之类的其妙说法。这样一种环境文化下,很多的专家(自封的也算)就会用一些朗朗上口的文字组合来提升自己的品味,并且出现了越是标新立异、越是语出惊人就越显档次的现象。若是没有一定数量的排列组合,讲话的质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专家的品味就会大为降低。所以,领导的讲话,专家的讲座,就必须要穿插这类口号式的句法。
其次,它满足了一些专家的需求。这个理论之所以被广泛引用,并非因为其高度严谨和极度适用,甚至在我看来它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三不讲”,前两个“不讲”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课前检测来知道哪些知识学生已经会了,可以通过课中的观察来判断哪些问题学生自己可以学会。这两个“不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起来虽然很难,但是可能性还是有的。
问题在于最后一个“不讲”—— 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老师不讲,怎么会知道讲了学生也不会呢?再者,学生不会就不讲,中考高考考不考呢?难道啊就因为你不讲高考就不考吗?概言之,在我看来,这个“三讲三不讲”的提法是不错,但是有些不接地气,在实际教学中容易产生误解和问题。可是它为什么会被众专家青睐呢?估计是一些专家本身就不接地气,没进过课堂,或者脱离课堂N年,你让他讲座,他不选用这样的空话、套话,他敢讲吗?
“三讲三不讲”是在课改的大潮中衍生的,并在高效课堂的呼喊声中逐渐流行。课改需要新理念、新行动、新策略,课改需要高效、需要老师少讲,这些都没有错。我们也可以来个“四讲四不讲”“五讲五不讲”,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讲”与“不讲”是否可行,是否切合你的教学实际,要知道就是同一个老师教两个班级,教学策略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啊!同样是“三讲三不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操作: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自己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研究之前不讲。你看,这样的说法就很容易理解,也便于操作,并且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策略与其配套。
教无定法,不应该给教学画地为牢,不应该人为地给教师规定什么一二三四,学生千差万别,教学实际也是不一样,为什么要搞整齐划一呢,教育教学可不是做操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