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许昌 李辉
《深度学习》,已然发生关于《深度学习》的第三讲和第三讲周二下午就要开始了,整个上午,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上课的上课,没课的读书,读书的老师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原先的办公室是安静的,两节课后,赵雨开始站起邀请伙伴交流,我离开座位找伙伴碰撞。一年级语文办公室里的上午,思想在交锋,观点在碰撞,理念在交融,认知在加深,深度学习在进行!
我通过两天的学习,阅读了全本书,重点研读了前三讲,特别是第三讲,因为我要代表年级组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所以对第三讲,我又进行了周一的夜读和周二的晨读,渐渐地认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内心也越来越激动了。
周二上午利用三节课的时间整理思维导图,四易其稿,最终定型。为了更好的呈现,为了更好的解读自己的认知,我求助美术李培老师,在李培老师的倾力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我惊呼,感谢李培老师。
《深度学习》,已然发生 《深度学习》,已然发生 《深度学习》,已然发生下午一上课,语文人就开始了展示,轮到一年级时,我结合思维导图,开始了我的讲解:
老师们大家好,大家好,我代表第一组谈谈我们年级对第三讲的理解和思考:第三讲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深度学习怎办做度学习怎么做。
1、前提:老师要有科学的育人观,要尊重理解学士。这属于“德”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清除老师思想上的垃圾,扫清理念上的障碍,打造出适合深度学习的一方净土,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实深度学习。接着是“单元主题学习”的环节,我们的理解是这部分主要是开展单元学习,就是梳理出单元的主题,围绕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从这五个分方面进行:学期要点、单元主题,课时目标,实践活动,多元评价,《深度学习》书中72页的图解析很清楚。在这本书上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要想弄清楚这方面的内容,推荐大家关注“李怀源”老师,并读一读他的两本书《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务实》这两本书。两本书对“单元整体教学和单元视角脚下语文教学”解读的很清楚。
第三讲中我重点关注的是第三个环节:深度学习的策略
此环节我关注到了两个人:老师和学生。最终践行策略是他们。
落实在老师的层面上,首先:深度备课--深度学习的策略对老师的课前备课要求非常高。备课时要做到这:个方面:
1、链接生活:告诉我们包括课标不住的提醒我们,语文和生活相关联,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终必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集体教研专业学习:新型的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和学习。因为学习的最佳场所是学校和教研组。关于备课,推荐大家读读:张祖庆的一篇文章《集体备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充分的备课的前提下,一定能提炼出一个大的核心问题,
另外是讲课,课堂上,老师主要进行引导、追问、评价。引导学生围绕着核心问题,思考发现,自我分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很关键。推荐郑新厂的一篇文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文中对“引导”的本义、内涵、及策略有详细的解读,相信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一个大的核心问题下分解出几个小问题,老师持续的追问学生,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激发学生更激烈思辨,撑满课堂。那么怎样有效的追问,推荐大家读读:黄耀红写的《不一样的语文课---一个教育学博士的小学课堂》会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这样,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的追问,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辨,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思辨,那么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生生之间进行深度互动,深度学习依然发生了。
学生方面就是:课堂上的学生要思、辨。正如耿春龙校长提议的那样,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怎么收获的,追着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或者老师用持续的追问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深度学习》,已然发生第四讲的主讲人是我们组的小雨老师,听,她开始了!大家好,我代表第一组交流我们对于第四讲的理解。如果说之前是谈怎么使深度学习向“深”发展,这一讲就是说怎样使深度学习走的更远、更广。
区域教研通过整合资源,从设计方案开始,建立保障机制;建设学科教研基地,作为区级教研的延伸和补充,使深度学习落地;通过
种子团队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学校和教师发展。这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对学科核心内容的把控。P126深度学习倡导选择学科的核心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并开展教学,学科核心内容并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集群,通常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只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才能够选择好单元、确定好主题、制定好目标、设计好活动及评价。
学校和课堂是落实深度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进是深度学习的出发点,课程建设是归宿,深度学习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必须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来实现。以往课程框架是分科教学,但现实世界中,通过单一学科认识世界、进行创新是行不通的,必须将目光从教材内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P149深度学习意味着从教到学的转变,从章节教学设计到基于主题单元设计的转变,从教学内容决定教学进度到依据课程标准,系统规划学习的目标、学习活动及学习结果的转变,从关注内容的完成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发生转变。这对学校课程建设,对教师如何使用教学材料达成目标的挑战是巨大。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完成主题单元课程——学科单元课程——跨学科单元课程的课程建设,构建综合课程框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深度学习》的第三和第四讲的理解,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期待着我们后期的深度阅读,深度理解!
最后,非常感谢我们可亲可爱可敬的李艳平校长,脑袋瓜那么灵,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带领着我们开展了这么两场头脑风暴,让我们对《深度学习》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了很多!鲜花和掌声送给我们的引路人----李艳平校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