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诞生的2010年我还在俄罗斯,拿着翻盖手机跟家人联系。
一年后,当我坐了八小时飞机,挤上了大北京的地铁,发现情况不一样了,怎么地铁上的都低头玩他的手机呢。
原来那时候已经有了低头党,只是概念还没有被提出而已。
这就要说说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了,故事性很强。
2010年10月份,10个人的微信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做微信。当时内部还有两个团队在做一样的事情,但是广研团队领先无线产品部门率先做出了微信,并且产品设计思路水平也高了不止一筹。
2011年1月13日,张小龙在饭否上敲下了一句话:第一个app终于于昨晚提交了上架申请。
这个app就是微信。
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微信今后最具价值的功能会是微信公众号。因为这个公众号在2年后才正式上线,微信的不可替代性成功源于“附近的人”、“朋友圈”、“微信公众号”。
附近的人帮助微信获得第一个1亿用户;朋友圈帮助微信促成熟人社交链;公众号帮助微信成为了最大的移动媒体信息分发平台。
点+线+面的交织,微信最终形成了生态闭环。
1、
彼时,徐沪生刚刚从闻名上海滩的《外滩画报》辞职,高中时就爱读北岛和顾城诗集的徐沪生,在巨鹿路创办了此后闻名中国媒体界的公众号“一条”。
如果你有机会到上海,一定要到那条仅2KM的小路看看。
那里隶属于法租界,全球各地的顶尖艺术家都汇集于此,这里拥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群,英国乡村别墅式住宅,全球顶尖的买手店。爱马仕,LV,在这里都成了低端的奢侈品。
“一条”无疑也成了这里的一个艺术品,或许许多年后它能成为巨鹿路的艺术地标。
这一年,沙小皮毅然放弃腾讯微博,启动视觉志。刚开始的视觉志还相当迷之自信,每天发一张艺术照片,但是似乎没什么人看,意识到问题的沙小皮学习了其他公众号,每天不断的转载文章。
做了上百万粉丝后,同样在厦门创业的林少跟沙小皮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你得全职做这个号,以后微信公众号绝对能赚大钱。
2、
但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沙小皮惊魂失魄,由于长期转载他人文章,视觉志遭遇7天封号。
那是他们团队最难过的几天,为此,沙小皮和合伙人特地从厦门去了趟苏州,去见旷峰,也就是传说中的大禹网络创始人。
他手底下有三个大号,“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软软其实不太硬”、“拜托啦学妹”,这三个号光微博粉丝加起来就1500万了。
最近很猛的“一禅小和尚”也是他们家的,这个号堪称是鸡汤界的榜样,每天只发几百个字就能斩获几千赞。不过,你不要认为人家火是因为发鸡汤,毕竟人家在广点通上起码砸了两百万元了。
事实证明,大咖们成功真不是偶然的,人家早在13年就开始抱团取暖了。
我觉得李世民应该感谢视觉志那次转型原创号成功,因为他什么都没让人记住,唯独让人记住了他栽在终南山的那颗银杏树,一美就美了1400年。
赵雷这次能红,也得靠视觉志前几天的神助攻,毕竟一篇《赵雷,你红了》斩下800万阅读量。
视觉志鸡汤+艺术结合到毫无违和感的文风,成为了广大自媒体的标杆文案。
3、
那一年,徐达内还是位专栏作家,媒体札记还保持着日更状态,不想当公知的他却在朝公知的路上越行越远。即便他的《媒体札记》获得了亚洲出版业协会的年度“卓越新闻奖”,但那也只是个空噱头。
不甘心单兵作战的他,和朋友搞了个新媒体排行榜。万万没想到,创立短短两三年的新榜碾压徐扬的微播易,和清博成为第三方平台的标竿。毕竟你去看看微播易和新榜首页,就知道哪个LOW,哪个好了。
艰苦耕耘了11年后,徐达内创立的第三个项目终于大获成功。如今坐拥数百个员工,身价上亿的徐达内同学,终于从媒体人转型成企业家了。
在传统媒体一片哀鸿遍野后,他畅快淋漓的说了句:“与其说我是一个文化人,倒不如说我是个生意人。”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上海外环的浦江镇,搬到内环边的张江高科。或者可以学一学徐沪生搬到法租界,感受一下海派文化。
4、
和这些企业级IP相比,我最佩服的还是鬼脚七。
毕竟人家在14年的时候,讲一堂电商课就净赚100多万元了,早就特么实现了人身自由+财务自由。
从湖南小镇到天津大学,从雅虎中国到阿里巴巴,从超级码农到资深管理,从行业专家到KOL,鬼脚七就是是典型的中国式奋斗写照。
回到那年,鬼脚七在阿里的岗位上已经待了长达八年,已经做到淘宝搜索负责人的人,已经无心于上位,毅然离职加入自媒体大军。
早在2013年,鬼脚七就在公众号上玩起了竞价广告,比罗辑思维还要早上3年,一条广告就卖了7.8W。
由于电商圈内兄弟都认可他,一边搞微博,一边搞公众号的鬼脚七,索性又搞起了收费社群。
要知道那年还是2013年,还是PC的天下;你跟他学做淘宝店,他已经做起了自媒体;你开始做自媒体时,他已经做起了收费社群。
当时他的入会费高到天际,7万多元/人

高智商的人永远都领先别人一步,鬼脚七绝对是技术员里面情商智商财商都高到爆的那类人。
但是由于每天写电商知识,写着写着就把自己掏空了,机智的鬼脚七预测到了微信今后的大方向——盛行鸡汤。
所以他在自己的知识里面加点心灵鸡汤,成为KOL界的一股清流,一度演变成出了两本书。
那一年,他和嘉措活佛促膝长谈了5天5夜后,出版了《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如果说这本书还富有哲理的话,那么《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堪称鸡汤界的标杆。那时候还没有咪蒙,鬼脚七天天刷屏我的朋友圈。
如今,广大屌丝们一边买着他的鸡汤,名利双手的鬼脚七一遍贩卖着他的鸡汤,一遍跟你说:我不能做事业,事业这个事情一定不能去追求。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