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坐上公交回家。在我之后一位老人也上了车。
我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听到司机大喊:“少给一块钱!少给一块钱!”我睁开眼睛一看,那位老人下车了,不过被司机这么一喊,还站在车边。
原来票价三块,她只给了两块。
司机师傅有些急迫地说:“你这是经常坐车,每次你都少给一块,你这也太……!”声音里很是无奈。
只是任凭司机师傅怎么喊,老人家都没什么反应,很木然,还招手让司机快走。
我看司机师傅也是没办法,他还要卡着运行时间点发车,也就作罢。
这位师傅算是好脾气的,要是换了那暴脾气的,我觉得不会这么简单就算了。
不过是一块钱的事。
但是对于那位老人家可能就不像我说的这么轻松了吧。
老人家约莫七十岁左右,神色木然,动作迟缓。如果没有退休金,养老金,也没什么积蓄的话,那么她这样的老人家现在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得靠别人给。也难怪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我很是能理解,谁家没有省吃俭用的老人,盘算生活的老人呢。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年寒假放假回家,当时天气非常寒冷。我坐在车里看到有一位老人家衣着褴褛,佝偻着身子在路边沟里捡树枝。到现在我还记得寒风吹动她灰白的头发,七零八散,那张脸沧桑地如同干树皮一般。
我当时就在想,她没有儿女吗?那么冷的天怎么还让她出门?
看她的样子不会是出来转悠,顺便捡点柴火回家去的闲情老人,这个天谁有那闲情逸致?
她在路边的沟里爬上爬下,她那分专注和用力分明是讨生活的样子。
今年夏天,我去农贸买菜。
一到夏天,早晨和下午,农贸市场边上会有很多人摆摊卖菜,摊主大都是附近村里的人,卖的都是他们自家菜园种的菜,自家吃不了,就拿到城里来卖,卖相虽然比不上店里的,但胜在新鲜,价格也实惠,有一次我一块五毛钱买了一大把茄子。
在这摆摊的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四十岁的算是年轻人了。
那天早晨,我走在菜市里,正琢磨买什么菜,这时一位老人家打我眼前经过,我着实吃了一惊!她的身体已经弯成了九十度,完全是脸贴着地面走路,我感觉她得八十多岁了。
我的认知里,这个年纪,应该在家颐养天年。
她竟然也是来卖菜的,卖的什么呢?西红柿,或者叫西绿柿更合适,因为都是绿的,没熟,堆在那里,大大小小。
摊前冷清,这样的绿柿子谁会买呢?不知道老人家是怎么想的。
人来人样中,你是否也注意到这些老人?
他们满头白发,步履蹒跚,依然要为生活的一分一毛驼背弯腰。
我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台湾作者写她的阿嬷。她阿嬷年轻时敢想,敢闯,敢干,积攒下财富。年老时,牙齿坏掉,自己做主,花上百万补牙,最好的,反正不需要伸手要。
而她的一位亲戚,也要换牙,自己没钱,换十几万的,子女也是你不情我不愿,各家自有各家的难处,可是此情此景难免令人伤感。
见过太多各种情况的老人,让我不由得站在三十岁上,眺望自己的六十岁。
我想要富有的老去,不必家财万贯,只要我有足够的能力给自己安排体面、自由的生活就好。
我想象,当我老了,穿着体面的衣服,到街上,去买一把新鲜的蔬菜,去买一本想读的书,回到家,天热时有冷气,天冷时有暖气,生活富足舒适。
随心所愿,不必畏手畏脚。
为此,我不会选择在该奋斗的年纪,就去过岁月静好的日子。
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愿每一位老人,老老有所依,老有所爱。
愿我们都能体面得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