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深大读书的几年,有几位玩得好的同学,他们的固定节目就是课后打一至二个钟的羽毛球。可是我却用各种理由与借口去推脱他们的邀请。半年后,他们都不再邀请我,我也松了一口气。不过看着他们玩得淋漓尽致,甚至还请了教练来教,我也有少许遗憾。
后来大宝大了,他开始玩各种运动。大宝不象我,天生缺乏运动细胞。他用一个小时学会了滑冰,用二个小时学会了游泳,更加不用说自行车,平衡车等等。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提出来,“妈妈,我可不可以与你一起打羽毛球?”
开头我是直接拒绝的。对于这一种球类,我真的没有太多的兴趣。而且不可避免想起几年前的遗憾,更加不想去玩了。但是大宝的好处是,他不会第一次碰壁之后就放弃,后面他又提出来几次。
大宝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学习正面管教,里面有说与孩子建立特殊时光。我当时一直头痛怎么样才让大宝的专注力从电子产品上移开,我的导师也提出来: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户外的运动,让他们有事干。
2.
某次,我主动对大宝提出来:“宝贝,我们买一对球拍,一起去练习羽毛球吧!”对于这一个提议,大宝很兴奋。我们几乎是一起跑着去买了新的球拍以及球。然后约定好接下来的周六早上,我们可以一起去玩。
第一次与大宝玩羽毛球,并不是特别愉快。我本来就是半吊子,而大宝却是初学者。基本上是我发球过去,他接不到,轮到他发球,他发几次也没办法成功。大宝的耐性本来就不是很好。好不容易坚持了十来分钟,最后他把球拍一摔,走人。
后面几个周,我又坚持约他几次,他都是一脸没有兴趣:“我玩不好,没有什么意思。”
3.
大宝上四年级了。某回,他极兴奋地跑过来说:“妈妈,今天我同学教我打羽毛球了。我很快学会了。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比一场?”我见他又有了玩的兴趣,自然是十分配合,于是我们决定趁天没有黑去玩半个小时。
我们小区的楼下有许多可以玩羽毛球的场所。这天傍晚,天气尚早,而且没有其他的人。大宝发球的姿势完全不一样了,并且还有几个特别帅的姿势,对于球技依旧没有长进的我来说,还是蛮有挑战的。最后,大宝以二比一战胜了我,他高高兴兴,我垂头丧气,一起回家。
回到家,大宝再次问我:“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还可以继续去比一场!”我不大提得起兴致,心里想:战胜你老妈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啊!!最后我还是勉为其难地说:“我们可以固定下来这一个活动。每一周至少一次,这是你与妈妈的特殊时光。你看怎么样?”
大宝明显很高兴:“好啊,好啊。”为了防止我自己不能遵守,我又加了一个“但是”,“但是,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在周六早上与你一起玩的话,妈妈会在另外的时间补上,你同意么?”
大宝想了一下,很配合地说:“我明白!”
于是每一周六早上打羽毛球的活动就这么固定下来。大宝一到周六早上,根本不用我来叫,他很早就醒来了,并且准备好了装配,因为约的是七点半,他一般都会在七点提示我可以起来了。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也邀请了小宝参加我们的特殊时光,请小宝当我们的裁判。
四十分钟之后,我们三人臭汗淋淋,拿着球拍,踏着晨光回家,我们一起回味刚才精彩的瞬间,我们之间的紧张感完全消失了,我不再是那一个唠叨的妈妈,他也不再是那一个对抗的儿子。另外,我的球技竟然也开始缓慢地提升。
特殊时光,是家长与孩子约定好,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一件他喜欢做的事,在做这一件事的过程当中,家长只是与孩子一起认真去做这一件事而不去说教。这样的时光,很容易改善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加深二代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