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救命稻草”如何把她推入万丈深渊……
我的朋友小茵,从小容貌出众,总是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可是,上帝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她过人的外表,却收走了她家庭里所有的爱。
从小学开始,她的母亲就常年泡在麻将馆里,父亲不仅喜欢打牌,更衷情于醺酒。
记忆里,她总会隔三差五的请假,后来我才听说,他的父亲总是在酒后打她,而她的母亲知道了,只会装聋做哑。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并没有磨灭她生活的意志。
从小到大,小茵都背负着想要逃离这个家的决心。她比所有的人都努力,成绩每次都在年纪的前五名。
高考的时候,她特别争气的进了全国顶尖的大学。
所有的朋友都为她感到开心,我们都知道,她终于靠自己的努力,逃离了那个从小带给她太多伤害的家。
可是,她的命运却并没有因此改变。
在最好的年龄里,小茵不敢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骨子里的自卑,让她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
后来,小茵嫁给一个无论收入,还是学历,都比她差太多的人。
在她怀孕之后,丈夫出轨了。
我劝小茵,跟丈夫摊牌,有些事是原则问题,夫妻需要诚实的面对。
可是小茵只是哭着告诉我:“只是出轨而已,男人都是这样,是我自己没用。”
听完之后,我吃惊的说不出话。
认识小茵将近二十年,从小到大都是学习上的榜样,男孩瞩目的对象。
可是那天小茵说,那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大学时候每顿饭都吃馒头的她……
原生家庭的残破,让她对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真情都不敢放弃,以至于,可以任凭自己的自尊、原则被反复的践踏。
这一刻,我忽然觉得很凄凉。
幼年时期成长中那些遗失的爱,我们总会在成年之后拼命的寻找。
可是,你以为的“救命稻草”不过是对于自我的另一种惩罚,只会把自己推入万丈深渊。
02
“不被爱”的人生,为何总是强迫性重复?
无论是从遗传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类都很难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可是这一点,总被人用各种“极端的方式”拼命的否定着。
在方雅性格完善中心,我见过走入歧途的来访者。
他们在幼时没有被好好保护,面对太多情感的创伤,直接导致他们在“怨恨”中成长,这种“怨恨”会演化成为内心的“自卑”、“偏执”与“挫败”,以至于,他们会带着这种眼光和感受,来对抗整个世界。
他们总是极易沉浸于“世界的恶意”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他们总是在心理竖起自我的保护的刺,苛刻的逼迫自己,对待他人。
周冲在《人间味》里,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母亲此生积怨颇多,贫困、卑微、辛劳与冷漠使她无从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亲的美貌又令她紧张,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经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轻易令她发作。
很多人,都曾默默发过誓,不要做和父母一样的人。
可是直到成年之后,我们才悲哀的发现,我们的性格和行为中充满了“戾气”。这种“戾气”就像是一条藏在体内的寄生虫,默默的等待着,某一个黑暗的瞬间,吞掉别人,或是吞掉自己。
原生家庭的罪与罚,是锁在心上的一把锁。
我们一旦承认了童年的不幸,就等同于承认了家庭的残缺,承认了那段人生里所有的伤痛与羞愧。
可是,家庭的阴影早已根深蒂固。
所以,我们宁愿选择怨恨父母,也不愿意放开那段悲惨的人生里弱小的自己。
03
为童年“默哀”,为自己“放生”……
很多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年人,大多在原生家庭中都感受过创伤。
他们无法在已经丧失童年欢笑的时候“坦然哀悼”,更不懂得心疼“受伤的自己”,“怨恨和愤怒”似乎蒙蔽了“爱的通道”,所有与曾经的创伤相关的“负面情绪”,都会随着时间一起越积越多,直到他们被彻底压垮。
通过正确的引导,会帮助来访者在已经形成创伤记忆的“潜意识”中抚育自己(mothering),这是创伤愈合的必经过程。
成年之后,我们总是极度的渴望用一段全新的爱情、友情,来重塑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依恋。”可是,经历过冷漠、暴力的家庭,对于曾经作为儿童的我们,必然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学会如何建立稳定、安全依恋的关系。成熟的康复导师会帮着来访者改变创伤记忆的“感受”,重新定义自己原生家庭的罪与罚。
坦然面对所有的曾经,请把那个“值得被爱”的我重新还给自己。
勇敢一点,前路可追,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