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源的必要性
都说,现代人的焦虑是无处不在的。
每月拿着死工资的我们,可能都曾经徘徊在这些场景中:
每月的工资有 1w,5k 被日常开销和花呗还款吞没,3k 贡献给了房租,父母突遇一场重病,却
连治病的钱也掏不出来。
30 岁成家立业,每月固定的工资都花在了车贷房贷上,想要辞职,却发现银行账户中存款的个
位数异常耀眼,根本没有裸辞的资本。
步入中年,比你小 6 岁的领导对你每日责骂,时不时还要背锅,但看看退休金的零头,只能默
默隐忍,心里 os:骂我什么都行,只要不扣我工资。
无论处在什么人生阶段,现代人的生活里,都没有“容易”二字。
想要摆脱这种境况,我们就不能仅仅靠着一份死工资过活。
毕竟,多一个收入来源,能让生活多一份保障,也让自己多一份底气,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而不是奴隶。生活也不会因为一点意外,就分崩离析、完全失控。
因此,开源成了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现代人必修的一门课。
每个人想要通过开源达成的目的都不一样,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尽快攒够首付,也可能是为了给
孩子更好的生活、给父母多买一点东西。
二、开源目标的重要性
不过,小伙伴们有考虑过自己开源的目标是什么吗?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知道了自己开源的目的还不够,这只是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东
西。
要想在开源的路上走得稳、走得快,还得明确一下自己的开源目标是什么。
这样才能有方向、有步骤地去实现它,从而帮助我们达到开源最后的目的。
就像你想要通过减肥来获得更苗条的身材,这里,你的目的是获得苗条的身材。但是怎么才算
达到这个目的呢?
如果你没有想透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坚持了一周,看不见身材上的大变化,就灰心丧气的放弃
了。但是,如果将“获得苗条的身材”这个抽象的目的转化为具体的“体重减轻 15 斤”的目标,那
你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就是目标的意义。
通过找到目标,进而制定出一步一步可实施的计划,并在过程中不断得到与目标越靠越近的激
励,更容易成功。
当然,这个目标不是一下子就能定好的。
如果,在最开始就有自己一年或者一个月,要挣到 2 万、5 万、10 万的目标,很有可能是自己
盲目想出来的,并不实际。因为这时候,你可能还没确定自己的开源项目是什么,也没有经过
实践,不知道这种方法能够盈利多少。
所以,在不确定这些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边学习,一边根据学到的知识、经验来制定自己的
开源目标。结合对自己的分析,找到自己的开源方法。这里,我们可以用《开源项目记录表》
来帮助自己记录在课程里了解到的、自己感兴趣的开源方式。
当然,在将计划和收获逐步记录地过程中,要记得结合自己情况哦~
具体如何填写呢?
1. 项目 1:写下你想要的开源方法
2. 开源点子来源:课程中的启发、自己发现的……
3. 要做什么/困难:你觉着这项开源需要做的事情、或者遇到的问题。
比如:这项开源需要的成本是多少?需要什么资源?如何操作?
1. 具体的办法/解决方法/具体信息:当然是填具体的方法啦~
2. 周围的人谁能帮助你:如果身边的人能够为你提供帮助,快积极地向他们请教吧。
3. 我做了什么:之后可以持续记录自己的执行情况
经过这一步,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自己的开源项目,知道自己的开源总目标大致在什么范围,大
概要做什么。
但是,有了总目标还远远不够,就像我们要在一年内减 15 斤,如果不将这个目标拆解,常常坚
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只有将目标拆分到每个阶段,我们才会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可以有
的放矢,确定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每天朝着目标努力。
三、目标如何制定
那么,怎么样才能在每个阶段制定比较合理的目标,来更高效的帮助自己开源呢?
这里,目标设置的金字塔法则可以帮助大家。
1、金字塔法则
自我管理中,有个知名的目标设置方法——金字塔法则,它的核心理念是将大目标合理分解成
小目标——即将人生的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中长期目标,每一个中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短
期目标,每个短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可立即着手的小目标。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统帅,是较抽象的理念,它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目标也都体
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比如,你希望自己能为社会作出贡献,那么无论你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以它为标准,学习
是为作贡献作准备,工作则直接创造财富,生活上做到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人生的中长期目标有一定期限,它是由数个短期目标组成的,短期目标则是由日常生活中可立
即着手的小目标组成。
这几类目标的关系就像一颗树,中长期目标是干,短期目标是枝,而日常小目标是叶。
只有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才能实现短期目标;只有实现每一个短期目标,才能实现中长期目
标。
为什么要这样分解目标呢?
在解释为什么前,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1984 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
了世界冠军。全世界的人都好奇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在自传中这么写道: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
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
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
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就用我分解的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
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 40 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
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可见,一个合理的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我们来说,设定一个目标不难,但要实现目标却不容易。如果目标太远大,我们会因为苦苦
追求却无法得到而备受打击,很有可能就自暴自弃,在中途放弃了。
因此,将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周每天的任务上,正是实现
目标的最好方法。而且,这样分解,有三个优点:
1、便于着手,用于将空洞的概念转为目标之后,进一步分解成具体某个行动,就可以立即执行
起来;
2、可以衡量,分解好的小目标是足够小的行动,往往具备“量”的要求,比如一天背 200个单
词,完成一篇论文,因此小目标的完成可以量化并自我考核;
3、方向一致,由于是从上到下的分解模式,每一个目标都与上层目标紧密相连,使所有的目标
都与顶级目标保持着关联和统一,小目标完成了,就算是完成了大目标的一部分,这能让我们
在心理上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促使我们继续前行。
那么在开源中,我们具体怎么制定分阶段的目标呢?
这里制作了一个表格,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填进去。
人生目标,我们在开源中其实用不着。
因为它在这个理论中存在的前提,是以一个人整个人生为时间维度来进行自我管理的。
开源,其实可以算是我们人生目标下的一个中长期目标。
这里把中长期目标拆开了,将之更细化。除此之外,建议大家把长期目标的时间维度定在 1年。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尝试开源,对自己的能力等等还不甚了解,对长时间段下能
收获多少,并不清楚,很难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二是因为在我们的开源中途,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思路和机会,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和想
要收获的东西都会变得更多,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因此,相比较三五年的时间,每年调整一次
会更合适。
所以,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开源的第一年,你想在各个阶段达到什么目标呢?
可以按时间段,把目标填写在这个表格中。
每个中期目标都是前一个目标的升级,每一个可立即着手的目标都是中短期目标的具体体现。
这样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设定,让写作开源变得有迹可循、有路可走。
而且,这样看来,会让我们感觉更容易完成,因为每一步要做什么都清晰可见。
分解目标的时候,有 2 个小技巧,大家可以使用:
1.将具体的金额目标按递增的方式分配到中期目标中;
因为在开源的最开始,我们还处在学习、摸索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不会很快收到效益,所以假
设你有一个总目标,可以像实例中的一样,把 2 万元的总目标分解成 1000 元、3000 元、6000
元、10000 元这样的阶梯式目标。
2.时间距离越远的目标,可以暂时空着,等上一阶段的目标结束后,再根据上一阶段的情况,制
定细致的实施计划。
除此之外,大家要注意,大小目标之间一定是紧密相连、方向一致的,而且越小的目标要越具
体、越容易衡量。
这里,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即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长期目标是通过开源一年挣到 50 万,但是其实自己还不清楚能做的有哪些事情;又或者,定了
个一周完成 5 篇文章,想一想,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目标的分解只是第一步,要真
正将目标设定的切实可行,还需要利用 smart 法则来帮助我们检测一下。
2、SMART 原则
所谓 SMART 原则,即: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这个法则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能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合理的目标,更好地完成
它。
接下来就一个一个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首先,SMART 原则一 S(Specific)——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只有明确的表达出需要完成什么动作,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能算是有效的目标。就拿写作来
说,我定了一个“提升写作技能”的目标。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提升写作技能的具
体做法有很多,比如训练表达逻辑、文章结构、抒情技法、小说写法等等,都算作写作技能,
到底哪一项才是我们需要的呢?
因此,“提升写作技能”这个目标就是不明确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来明确地执行。
我们可以写成:阅读 2-4 本关于写作逻辑的书,来提高自己的逻辑表达,并做好读书笔记,为
后续的写作积累素材。
这样一来,你看到这个目标,就会知道,需要做什么事情,对目标的把控会清晰得多。
其次,SMART 原则二 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量化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
在目标中,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可以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而不是一个抽象的
词。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
比方说,“我要读更多的书”。“更多”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读多少本才算是
更多呢?3 本、5 本,还是 10 本?准确来讲,应该是给出量化的数字,来代表更多,比如说,
我要读 5 本书,比上个月多2 本。
或者,制定写作目标的时候,我们制定一个“一个月内写 4 篇 1200 字文章”的目标,要比“本月
写几篇稿子”来的更具可衡量性。
因此,我们要杜绝在目标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应该从数量、质量、时
间等所有可被量化的方面给出明确的数字。如果无法用数字给出衡量的标准,也需要写出达到
了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完成了你的这个目标。
接着,SMART 原则三 A(Attainable)——可实现性。
目标是要可以让执行人实现、达到的,不然,热情还没点燃,就先被畏惧给打消了。
比如,你定了开源的第一周,就要写 5 篇文章的目标。
这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尝试写作开源的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就算是很有经验的写作者,也不
能很自信地说,自己一周能写出 5 篇稿子。而且,这样的目标几乎是无法坚持下去的,想一
想,一周 7 天,要写 5 篇稿子。除非是全职写作者,否则这个工作量真的很大。
这样超乎实际情况的目标,不仅会让自己觉得遥遥无期,难以坚持,完不成之后,自己的自信
心还会备受打击。
所以,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开源的目标,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定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比如,我们可以先定一周写一篇文章的目标,等适应了这个节奏,或者更熟练了,可以慢慢增
加到 2 篇,甚至 3 篇。但是一开始,千万不能定下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我们可以在积
累了经验之后,慢慢提升目标的难度。
然后,SMART 原则四 R(Relevant)——相关性
目标的相关性很好理解,就是指制定的这个目标要与其他目标的有所关联。
就像是金字塔法则里的那样,大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就相当于完成
了大目标的一部分,这就是相关性。
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与中长期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
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还是刚刚的例子,你想要提高写作技能,于是准备看相关的书籍、上写作课、模仿背诵10w+阅
读量的爆款文章等等,这些都是与大目标有益的、相关的。
但是,如果你在提升写作技能的目标下,写下“公众号运营法则的学习”这一目标,就是不相干
的,即使公众号运营的相关学习,能够提高你的运营能力,为以后更多元的开源打下基础,但
这个目标的完成对写作技能的提高其实毫无关系。
最后,SMART 原则五 T(Time-based)——时限性
这个相信小伙伴们都是知道的,就是指目标的制定必须要有时间限制。
就像阅读计划、写作计划,都必须明确是要在一天、一周、或者是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的。
比如,一周时间内,我需要上完 2 节写作课。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目标很有可能一直一推再推,永远都不会被提上日程。
不仅会影响其他小目标的完成情况,还会让自己永远处在随意的状态下,不能准时准点完成大
目标。
好了,以上就是目标制定的 smart 原则了。
在制定开源目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个原则来检测一下,自己制定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是否合
理。
这里,我们需要从可立即着手的小目标开始检测,一步步往上推进到中长期目标。
总结起来,我们设置目标的步骤其实就是三步:
1.完成下面这句话的填空,搞清楚:谁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路径,运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谁,
在什么场景下,产生了什么反应,希望促成什么结果。
2.将希望促成的这个结果量化成可衡量的指标。
3.检测这个目标是否可实现,并且与长期目标相关联。
记住,没有目标的人兜兜转转,目标不明确的人走不远。所以,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