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常常会玩家庭扮演的游戏,
有的孩子会扮演父母,时而严肃,时而温柔,
有的孩子会扮演小孩,与扮演父母的角色积极互动。
年幼的孩子们为什么会热衷于这种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呢?
其实在这场游戏中孩子们心中“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能够被释放。
心灵成长六个定律
定律四: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一个人怎么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么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么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么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也是我们内在关系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前面我我们学到了,我们的人格实际就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与其他人的相处模式。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这种相处模式也是有一定的变数的。
在某一时刻或是在某个关系中,我们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心中“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周围人身上。
当情境发生变化时,我们又会将自己作为“内在的小孩”,把“内在的父母”投射出去。
而我们面对的关系的另一方也往往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也是人际互动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互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言语动作,还有来自于潜意识中的意识互动,而往往潜意识中的信息互动更为重要。
在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明白,我们面对着的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单一的人,而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
在相处的过程中一定有投射过程,要么他会把他内在关系模式中的“内在的父母”投射给你,要么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你,这在每段关系中几乎是必然的。而他与你的相处模式,也恰恰反映了他心中“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在生活或是在网络上,我们不难发现,总有一些人对服务人员过分苛责甚至口吐芬芳,而一部分服务人员唯唯诺诺,只得强颜欢笑。我们不难推断,这部分苛责他人的人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甚至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 彼此挑剔不足。而这就会形成“挑剔的内在父母”与“不够优秀的内在小孩”的关系,这段关系的投射看似是在职责服务人员工作不到位,实际却是通过将内在关系投射出去,从而使服务人员成为自己不良情绪发泄的垃圾桶。而服务人员呢?尽管备受苛责甚至受到辱骂,但依旧唯唯诺诺笑脸相迎,这就可以看出,他在心中是对“优秀者有资格羞辱不够优秀者”这一关系的认同,很有可能在他的家庭关系中经常被用来与别的孩子作比较,并被父母苛责无法达到她们心目中的优秀标准。
于是,当双方“挑剔的内在父母”与“不够优秀的内在小孩”相遇时,那个外在条件都胜过自己的人在苛责羞辱自己的时候,同样有着这样内在关系的人会认为这是合理的,自己应该被苛责、被羞辱。
这便是投射与认同在生活中的表现。
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白,面对这样的人,他挑剔你或对你进行某种关系的投射,这并非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了你身上。不过,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些投射游戏中拥有一双心灵的眼睛,以旁观者的角度对自己以及关系方进行观察,当你从投射游戏种跳出来的时候,便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表演了。
作者:徐鸣皓 这是我的第十一篇日更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