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看,两点十六分,一切随缘。重新出发,拾起最初的梦。
一切都那么机缘巧合,时间刚刚好。
“听说幸福很简单,简单到时间一冲就冲淡,曾经的海枯又石烂……我会不会坚强,会不会颓唐,只留寂寞陪我说说话……” 许嵩的歌声在耳边响着,那些故事在思绪里荡漾。
图:花瓣 侵删一,
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也无畏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清华大学,即使摔倒也无妨,它曾出现在他的梦中。别人眼中的他看起来没有烦恼,阳光积极,每天散发着无限的活力。也许是真的无所畏惧吧,又或许是对清华梦并没有那么多的执着,他依然吊儿郎当,高二,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他会踏进那个梦见过好多次的考场。
由于疫情的影响他们已经在家里上了好久的网课,没有老师的监督和学校氛围的压迫感,只有自制力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十六七岁的少年哪里来的自制力呢?手机放在身边便无法轻易抽身了。他可是网上的“万能小王子”,网络于他而言,是娱乐,是宝库,是机会。
高二学弟还有另一个梦想,想挣钱,真的是年少无畏啊。也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开启了挣钱之旅,一个高二学生。他搜集了网上各类信息,对比各类适合学生一族的挣钱方法,加入到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挣钱大军,我们相遇了。
这个活力四射的小学弟成为了我们的“小马达”,每天都能让大家热情高涨,一起商讨着经营战略,去为我们的“事业”助力奋斗。他喜欢说“冲冲冲!”,他喜欢寻找机会为梦想拼搏,我们甚至为自己的事业绘画出了未来的蓝图。
二,
有没有一种压力,叫做责任。
他有妻有儿,经营着一家小有规模的公司。大叔是我偶然认识的一位“忘年交”,一位热情积极,洒脱的大叔,他说,叫大叔把他给叫老了,我们便嘻嘻哈哈地称呼他为大哥。
大叔每天乐呵呵地和大家在群里互动,分享着自己的生活,和各个年龄段的人交流无畅,一点也没有看出蹉跎岁月带给他的痕迹。我们都只是由虚拟网络连接起来的陌生人,只能从冰冷的对话框里窥探着彼此的生活。我们知道他有家小公司,也在写小说连载,便缠着让他给我们讲他的故事。
他说,“我都做过什么呀?想不起来了,小摊贩,销售员,编程员,设计,业务员,培训,管理……,这些我好像都做过。”
他说,“除了是男人该喜欢的都喜欢,还喜欢一些别人不喜欢,比如孤独与寂寞,流浪与远行。”
他说,“这就是我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或者需要干嘛的人。”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没想象中那么懂自己。
一天晚上有人在群里说话了,大叔的头像迅速弹出了对话框。大家聊起了失眠,聊起了压力。有人说,“哪有这么多压力,大哥你还失眠啊。” “我们这个年龄怎么会没有压力呢,十点躺在床上,两点睡着,四点就被生活惊醒了,哈哈哈。”是那种欢快的语调,没有悲伤。手机的那端,是一个惆怅的即将步入中年的男人。不禁想起我们四五十岁的父母辈,他们虽很少在我们面前提起生活的不易,但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会让人在梦中惊醒吧。
有一天他突然说,他们的公司要开始上班了,不然怎么有钱给员工发工资呢。
“疫情快要消散了,生活也要回到正轨啊。”
图:花瓣 侵删三,
我没有梦,一直都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得过且过见步行步,也没发现生活有何不当。只是一直在迷惑,试图窥视别人的梦,试图着,夺过来筑成自己的幻想。
高考成绩无法让我达到梦想中的地方,我曾以为那会是终点,原来自己从不曾有梦,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想去哪去,一直以为,只要考好了高考,就会找到自己的归宿。学校,专业,就业,未来……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来到了新的校园,以为自己来到了新的生活。忙忙碌碌,令人头疼的高数课程,杂七杂八的社团活动,数不清的比赛……我以为的丰富的生活,只是碌碌无为。我没有梦想。
困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里,猛然发现自己心中的文学梦,发现自己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也不适合谈论股票,投资,市场,价格。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啊!曾经以为只要自己加倍的努力,以为努力尝试去了解去接触就会接受它,却不曾想这都只是自我麻痹。
第二次的转折点来了,专业分流,我依然迷茫。金融还是保险,我问自己,你喜欢什么?好像都无所谓了。
2020年已然过完她的四分之一,重新出发的人已经在路上,落后的人也拾起了行囊。
他们说,这一切都得从一只蝙蝠说起。
我说,这一切都得从心开始。
图:花瓣 侵删四,
我们在网上相遇,因为文字,因为那个要一起挣钱的俗俗的目标,因为时间刚刚好。
疫情好转,学校要开学了。高二弟弟继续回归到自己的学习中了,一边学习物理生物背诵英语单词,一边研究写作。深夜的灯还是常常亮起,只是他很少出现在我们的群里了。他还有个梦,叫清华。
大叔呢,也准备着自己的公司开业事项,也不忘在深夜时分,在入睡之前,码下那些心中的文字。
我最终选择了保险专业,契合我们学校的精品课程,是一个有前景的行业,未来也会有能力养活自己。
“饿不死就行”我乐呵呵地对自己说,心中的另一个声音响起,“你可以以保险为职业,可你不会放弃对文字的热爱。”
又再次出发,各自背上行囊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只是这一次我们不再孤单,我们的心曾经相遇。
在这里遇见的你们,我们也终将渐行渐远,慢慢回归到自己的生活,慢慢地在彼此的生命中消失。所以呢,我想慢慢地,慢慢地把大家写下来,就叫做“遇见—简书里的你们”。
文章同步发于公众号「时光Radi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