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837667/a655eff5c0adc85e.jpg)
对于现实生活,哲学是无用的。对于精神世界,哲学又是有趣的。因此若要丰富你的精神世界,可以读些哲学。讲到哲学,就绕不过康德。
康德对于现代哲学的贡献,尤如巴赫对于后世音乐的影响。然而作为非专业,康德的书与我并不容易读。我曾读过他的《纯粹理性批判》,这并不是一部很厚的书,我却读读停停读了很久,读后也是一知半解。因此真要读他重要的书,就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从基础读起。
可我还是喜欢康德。大作难懂就读随笔,比如这本《康德谈人性与道德》虽然也是哲学语言,却短小而不费时间,就可拿来细细的品读。
我一样是读得很慢,很多次读一段文字都要想很久。但这对于理解相当重要。我将他的哲学的语言通俗化。在这里我先将他的首篇短文《善良的意志》做通俗的整理,对于易于理解的文字将保留原译,更多的是我重新组织过的文字。其中也许有不准确的地方,但不至影响通篇思想。
正文
《善良的意志》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善是好的意志,但我们不能以善的名义去无限制的扩大你的权利。明智,勇敢,坚韧等等,这些品质也是好的,但如果使用这些好的品质所带来的结果不是善的,那么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就不能称之为善。
有些人是幸运的,他们富有而有权利。他们有天赋,荣誉,和健康的身体。然而这些被称之为幸福的人,如果没有善的意志去施加在心灵上的影响,去纠正人的行为准则,从而使那些使人幸运的全部条件,都成为要追求的普遍目的,从而引发了人对于有权利和富有所产生的骄傲,专横和武断。
如果没有善的意志在心灵上去纠正和引导因天赋和幸运所带来的福利,这些使人愉悦的福利就会使人妄自尊大。一个人的内心若没有以纯粹的善良来做基础,他却享受着无止境的荣华富贵,这样的人无法给旁观者带来愉快的感觉。而不能使旁人产生愉悦的富有,就无法构成纯粹的幸福。
还有一些品质,它本来也应该是好的,比如温和,自我节制以及安静的思考。但它的好只在于依附于善的意志才能成立。然而这些品德不可被称之为善,纵使它一直是被人所赞美。因为若没有善的意志作为原则,它们也可以变为极端的坏。一个恶徒的冷静与沉着,在我们的眼中,不仅使他比他无此冷静时要更加的危险万分,而且也使他比他在无此冷静的时候,更为可憎。
善,并不是因为它所做成的事而成为善。
善,也不是因为它适用于达到某种拟议中的目的就成为善。 善,是由你灵魂深处的思想来决定!
也就是说:
善的自身就是善的。
就以善本身而论,它是比在所有好的性情中的集合所能做到的最高的还要多。
纵使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即由于得不到幸运的眷顾,在处于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意志力无力去完成某种目的,即使尽最大努力亦无所成就,这时只剩下一个善的意志,它好似珠宝一样以自己的光而照耀着精神。
善的自身就是它的全部价值。它的存在不会为功利增加什么,也不会减少什么。
有些天然的价值是永恒的、无条件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真理,即便是以最普通的理性来思考,也能证明它的正确,然而,它仍然被怀疑,这所谓的真理似乎是人们高度幻想的产品。
而我们的理性,也许在我们的自然意志的影响下,误解了自然的目的。
在有机的物理构造中,我们预设以下所要叙述的为根本原则,即对于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没有发现有什么核心的内容,除了那些为适应其目的而出现的存在。
在一个具有理性与意志的存在当中,如果自然的目的只是将自然保存,它是福利,它就是幸福的存在,那么自然在选择的理性上已达到目的,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安排。因为,这个被造的存在为此目的去做的一切活动,以及它行动的全部规律,都将因本能的趋利而划归给它,而那个目的也借着本能比借着理性更坚定的达到。
在本能以上,如果存在就是理性的,理性只是服务于存在,那它就可以体会到属于本性的幸运,并庆祝它在这个幸运的构造上的成功,并为这幸运的构造而感谢造物主,但这决不是说理性是为了将它的欲望隶属于软弱而虚幻的指导之下,而且为这存在干涉自然的目的。
总之,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让理性横加的干预实践的运作,也不要让理性有没有根据的臆想,以自己所谓的洞见去设定出幸福的方案,并想出达到幸福的手段。
自然不会只理会目的的选择,也要顾及手段的选择,而且以明智的先见之明,将目的与手段都交给本能。
事实上,假如一个人的理性,是致力于生活的享受,那么这个人就越是不能有真正的满足。很多人都能认识到这个现象,即而痛恨这种理性的指导,特别是那些特别善于利用理性来获得利益的人,对此也深感厌恶。
因为这些人虽然很科学的获得了一切的利益,却将有更多的负荷和苦脑背在肩上,而不是对幸福有所获得。
所以他们终于嫉妒一般人顺其自然的,听从本能的指导,不让理性影响他们的行为。
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点,即那些想把理性所给予我们的利益的赞颂极力降低,甚至把它降之为零的人们的判断,关于善,不高兴或不感恩,却是在判断的深处藏有的这样的观念,即我们的生存有不同的目的,理性正是指向这个目的,而并不是指向什么幸福,因此,这个较为高贵的目的必须被认为是最高的条件,而人们的目的必须向后移。
理性在意志的对象以及我们的欲求的满足上,不足以用确定性去指导意志,那个一直指导这一目的,是扎根很深的本能。即便如此,但理性是作为一个实践机能而赋于我们的,也就是当作在意志上具有影响力的实践而赋予我们,所以,由于承认大自然一般的说法,在她的能量的分配上,已能使手段适用于目的。
因此,理性的使命也必须去产生意志,这意志也只能为善,它不只是当作获取某种别的什么东西的手段而为善,而是其本身就是善。
而对这样的善的意志,理性是绝对有必要的,因为大自然已在别处把那些能量分配得很适宜它们所要的功能,所以理性的恰当功能必须去产生一个自身为善的意志,而不是一个只当作工具而善的意志。
这个意志,虽不是唯一而完整的善,却必须是极为精致的善,必须是其余的每一个善的条件,甚至是幸福的欲求的条件。
在这种情形下,理性的培养,将会受到今生多方面的干预,但在这个事实当中,并没有与大自然的智慧不一致。理性的培养甚至把那次等的目的(幸福)化归于无,大自然也不因此而不适合她的目的,因为理性认为善的意志建立为最高的实践使命,而在达到这个目的或完成这个使命中,理性只能得到它自己的同类者的满足,就是说,这种满足是目的的达到才获得的满足,而这一目的又只为理性所决定,是从这样一个目的的达到而来的满足,不管这种满足是否可使它所要的好的目的落空,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因此,我们要把意志的概念发展成这样一种意志:它是单为自己值得被高度的尊崇,而且其为善是并不会顾及任何别的东西而成为善,这样一种意志的概念,才是自然而健全的理解,它只需弄清楚,而不需被教成,而且它在估量我们行动的价值中,总是居于首要地位,而且是构成其它一切价值的条件。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将运用义务的概念,这个概念包含着善的意志的概念,虽然它也蕴含着一切主观的限制和阻碍,但这决不足以蒙蔽这善的意志,或使它成为不可认知的,通过对照,把它表露出来,使它发光发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