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热播了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讲到高育良书记喜爱研读《万历十五年》,之后这本书就广为人知,并且销量大增。
我比较好奇的是,高育良作为一个省委书记,为什么会对一本历史书有如此兴趣。所以就拿来读了一下。
读过之后我觉得,电视剧中特意强调这本书,并且没被删减掉,或许更加意味深长,毕竟这部剧有很多暗示的地方,这里就不讲了,我也不清楚。
读完这本书后,最让人难过的是那几个卓越的历史人物,如大学士张居正,哲学家李贽,军事家戚继光,都没落得好下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明朝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居然出现了三个厉害人物,这已经挺稀奇了。而他们凄惨的下场,则更是匪夷所思。
宋元明清,明朝是真正的汉人统治,真正的儒学为正统,士人集团的力量甚至要压皇帝一头,可以说是建立在纯粹的中华正统思想之上的帝国。
但就是这个帝国,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盛行,好人不能作为,清官成为异类,名将被视作武夫。
问题的关键全在于这个以道德自我标榜的文官集团,他们是这个帝国最大的既得利益群体,谁都不能触碰他们的利益,否则他们将群起而攻之。
作为一个历史小白,我只能聊一聊几个我能有所思考的方面,其余的部分,只能由你们自己去发掘了。
首先,是关于官员薪水的问题。我认为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低薪绝对腐败。以道德自我标榜的士人群体,当然要有“清贫”、“简洁”的作风,所以他们的薪水很低,低到难以养活自己。而在一个视百姓如刍狗的朝代,当官当然不可能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名和利,所以通过其他渠道牟利,是无法避免的了,大家都腐败,腐败成自然。
第二,是制度问题。看西方的民主制度运用到那些发展中国家之后,并没有使发展中国家受益,反而让其深陷腐败和低效的泥潭。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各种经济、社会、法律的制度已经制定下来之后,才确定了民主。在国家能顺利运行的基础上,民主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因此能够维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但不利于建设和改变。
而发展中国家,各种制度还未建立,国家就是个烂摊子,民主一来,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一个项目要通过很多次会议的很多次投票通过才能进行,因此往往效率低下,而所谓的民主也会被有钱人通过金钱和关系而变质。社会不能正常运行,各种制度又不能确立,所以造成了劣质的民主。
万历年间同样,帝国的经济、社会、法律制度还没建立好,文官体制一确定,就只能维持现状了,任何的创新和变革都变得不可能,经济和法律制度也不再可能完善,国家的基本运行都达不到,肯定问题多多,这跟劣质的民主其实是一样的。
我比较好奇的是,假如文官集团发展壮大之前,国内的各种制度都已经完善了,那之后会不会成为一个道德至上的理想世界,当然这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我们的文官体制依然有可取之处,但可取之处在哪里?我阅历尚浅,只能把问题留给以后了。
最后,我觉得看一本书,然后写一篇评论文章太累了,除非我对这个领域有比较多的了解,才容易产生思考,这样就好发挥。因此我觉得,读书不能太散,要以几个领域为重心,关键在于自己的思考,而不在你收获了多少知识。知识是学不完的,能够学深若干领域,触类旁通,这才是符合实际的读书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