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十点钟,火车上的乘客一大半都睡了,我悄悄爬下床来到中间的过道上,趁着窗外微弱的灯光,完成儿子的英语打卡后,开始齐帆齐老师第一次的微课打卡。
其实本来不打算今天晚上打卡了,上火车的时候才想起忘记带充电器,一夜的火车,害怕手机的电量经不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手机没电对自身安全感的攻击几乎是致命的,更何况是一个人在火车上。但是,在卧铺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把齐齐老师的微课打开听了以后,觉得应该完成今日所有的打卡。正如齐齐老师说的,写作就要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把大脑此刻产生的灵感及时的记录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另外一方面可以减轻大脑的记忆负荷,以便于可以更好的产生下一次的灵感。 很庆幸我及时听了今天的课,及时的开始今天的日更。
这几天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很特殊的日子。有很多新的开始。
两岁的儿子,第一次开始尝试离开我,由婆婆独自带回老家。本来以为这两年多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的陪伴,形影不离的相处,儿子肯定会特别舍不得,会特别闹人。所以,在送婆婆和儿子走的那个早上,我鼓起好大勇气,做了做了好多的心里斗争。终于放开抱在怀里久久不舍的宝贝儿子,亲手交给婆婆。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所有的注意事项。谁知道,淘气的儿子在婆婆的怀里高兴地只顾得问:“大火车,大火车在哪里?”完全不顾我这个老母亲一脸的眷恋和不舍。第一次的离别,就这样搞笑的结尾了。
异地相处六年,习惯各自安排好各自事务互不打扰的夫妻,第一次开始尝试一段时间两个人单独的陪伴。
和老公认识在大学,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形影不离,结了婚却因为工作的缘故过上了永无止境的异地生活。从刚开始的异地一个小时车程,一周见一次的异地,到两个小时车程,一个月见两次,再到一天的车程,两个月见一次。
长久的异地生活,不仅让两人生活的坐标拉开了距离,也让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感情拉开了距离。不断升级的分歧和争吵,终于在今年的五一让彼此有一个决定,暂时放下身边的一切,好好开始一个假期的相处。
这几天里,我们开始真正的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开始留心对方的工作压力和生活细节,开始在对方晚班结束的时候有一句安慰和陪伴,开始在兴致好的时候开上一瓶红酒,赏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吹着南方湿润的凉风,一起回忆大学相恋的时光。这一次的开始让我们彼此真正觉得婚姻生活充满温情的一面,虽然很短,但回味无穷。
这几天里,我也开始为自己有了新的计划。纠结已久的瑜伽教培课,终于排上日程,本月即将开练;期待已久的写作课也在大学同学的鼓励下,今晚开始有了新的学习。五月的日程应该会很满,会很累,不知道结果会怎样,要做的唯有踏踏实实,相信光阴,相信自己。
一切感觉没有准备好,却又感觉来的恰恰好。不匆忙,不担忧,有的更多的是几分从容和淡定。还是相信那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