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本人曾在北京某著名报社实习过两年左右的时间,主攻理财板块,特别是A股市场也自然算进了理财这一热门话题中去。讽刺的是,那时的我每月只能赚取3000元左右的稿费,且通常要被拖欠两三个月之久,根本没有闲钱搞炒股。然而就是我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投资经验的人,仅凭借着在浩如云海般的资料内检索、东跑西颠地参加各种研讨、论坛、峰会,左手剪刀右手浆糊地、竟然也能拼凑出一期又一期将近30万字的版面。
时值金融危机后期经济回暖,热钱流入的2011、2012年间,沪指大有冲刺5000点关口之势,行业、概念板块轮动、此起彼伏,每周甚至每天一开盘就有许多新的看点,因此根本不愁找不到选题。尽管本人当时的投资经验值接近于0,但多年后自己也把股票、基金、网贷和区块链等玩了个遍,还误打误撞地从事起了金融相关工作,便越发感到市场的投机氛围足以浓厚到驱逐人们任何一丝打算价值投资的念头。
从做实习记者起,我们就常常“教育”投资者要成熟,不能轻信高利,忽视市场风险。到了金融机构工作更是一样。近来,上海地铁车厢里也总是播放一些警惕金融陷阱的短片,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的同时,也明确了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负,政府不兜底的意见。其实,不光是非法集资,任何不同标的的投资都指示者着不同风险,这在投资者一入市进行投资风格评估时就已明确告知。相应地,任何一种投资行为也都会承担一定风险,哪怕是银行存款客户也可能承担兑付风险。《存款保险条例》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最好的教育投资者的方式,就是把投资者真正放在市场中,一方面让市场的自身的规则去打磨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另一方面让法律法规去最低限度的保障投资者的资产安全。投资者就像成长中的孩童,倘若一直有政府搀扶,他便会有恃无恐、总也学不会走路。
投资者所面临的损失,无非是忽视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导致,这种所谓的理财,不是投资,而是赤裸裸的投机。人大名嘴教授周孝正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心想,财可千万别理我……”,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而如今投资市场冷清,A股难见放量迹象,从国内理财市场内部来看,大抵也和以P2P为首的互金平台倒闭跑路事件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更趋保守、且观望气氛浓厚脱不了干系。
股市投资里面总是有这么几大流派互相掐架、翻白眼,比如看曲线图蜡烛的技术派、手捧人民日报紧跟党走的政策派,还有一键F10解剖财报、看谁都像蓝田股份的基本面分析派,如此种种。后两类可能还好理解,而那些套用繁琐公式、在本就复杂的曲线和柱状图上添加辅助线的技术派们,似乎从不关心公司真正的运营状况,只要发现了入场的机会就是一通放枪,打完子弹、捞着一笔就跑。记得大学时,偶然翻阅到一本《巴菲特的午餐会》的书,还专门拿出笔记本记录了许多内容,然而之后和有经验的投资者交流起来,他们纷纷表示那一套过时了。事实上,是否真的过时,要看过了几时之后,其影响力是否还在。现今反观老巴那一套,到底行不行,答案不言自明。
股市投资,投资者更应该把自己真正当做股东,哪怕是一个交易日,也要把自己放在投资人的位置上考虑清楚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何在、成长潜力何在,再下手。金钱的诱惑下,想要冷静下来的确没那么容易。这或许就是决定最终输赢的关键,毕竟价值投资永远不是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走得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