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三十九天:

今天认真学习了《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魏忠著)第四章 此案,彼岸

第六节“信息工具与教育的基础”。

通读全节,作者列举的名人观点也好,陈述的事实也罢,都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教育,不论是终点还是起点;美国的教育(偏重实践和创新)就是成功的教育,即便也有“培养出一批笨蛋”的情况存在也罢!在本节的最后,作者甚至说“在教育方面,我们甚至还没有启蒙”!!!

这使我联想到作者前边的章节里对孔子的教育也基本上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就不得不使我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对于中国基础教育,不管是持肯定态度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还是持否定态度的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甚至是持全盘否定态度的资中筠女士,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即便是“做了系统研究之后得出结论”的王红教授,他所依据的也仅仅是“中美校长9次互访”的资料而已!
所以,我觉得,频繁地、彻底地否定自己(我不知道作者和其他持此类观点的专家教授,还是不是把自己当“自己”),吹捧他人,这无疑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的做法!
我不是不支持借鉴、学习和改革,但这种全盘否定的做法,我觉得总归欠妥!不要总是拿“信息社会”来说事,就好像“在信息社会里”,以前的所有的做法都不可取了,都得重新另建一套体系一样,而且好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先知先觉的本领一样,一开始就知道“信息社会”要来,一开始就建立起了适合“信息社会”的一套体系,所以人家的就是对的,是合适的,不必作过大的改变,而我们就得另起炉灶,这能说得通吗?而且大有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就错了、都得重新来过的意思。如果真是这样,资中筠女士的“中国的人种要退化”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了,因为两千多年来压根就没进化,何来退化之说?
所以,读完这一节的内容,我觉得作者及作者列举的专家学者们的观点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就事说事:中国的教育体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那就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从哪里开始着手解决;美国也好,其他国家也罢,哪些做法比较好,我们就去借鉴、去学习!不要动不动全盘否定自己,动不动抬高他人!(当然,作者毕竟在美国呆了多年,我这个连国内的好多地方都没去过的乡村布衣,应该是没资格来说这番话的!失敬失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