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悼亡》诗赏析

作者: 空谷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22-11-28 00:09 被阅读0次

潘岳三首悼亡诗,首篇情采属第一。

叙事言情与写景,笔法细腻波涟漪。

是醒是梦难自觉,阳间阴间两痴迷。

物我情景相交融,清词丽句字字奇。

缘是少年鸳鸯结,青梅竹马娶杨氏。

琴棋书画样样精,艺术人生千金值。

卿卿我我二十载,三十二岁而诀离。

潘岳服丧一年整,难舍荒坟草萋萋。

临别挥笔更挥泪,杜鹃泣血悼亡妻。

前面八句为一层,心情复杂叙其事。

“荏苒”不知而不觉,“流易”不觉而不知。

为妻守丧不是熬,情真意挚寄怀思。

春来冬去秋暑变,但知旦暮不辨时。

睠顾“之子归穷泉”,冷冷清清寂凄凄。

而我如今又何奈,重壤幽隔不能依。

朝廷不能遂我愿,谁能“克从”慰亡妻。

“淹留”虽是写行为,实际也是写心理。

犹豫不决思如麻,难解难梳难捋析。

“何益”二字扪自醒,“黾勉”也是不得已。

奔波仕途回本心,生存所迫不由己。

事件简单心绪繁,山重水复雾迷迷。

烟波渺渺写心境,妙手丹青入毫厘。

中间八句第二层,触景字字均含情。

全诗亮点在此处,使得作者留芳名。

“望庐、入室”临行前,思人怀事在心中。

“帏屏”夫妻廿载事,历历入目不迷朦。

仿佛妻子她还在,文墨书画看得清。

书香画美芳未歇,馨艳入怀胭脂浓。

面若敷粉梨腮雪,唇绽樱桃齿晶莹。

以手相牵妻不在,遗物“在壁”不朦胧。

“怅恍”我作庄周梦,幻邪真邪死与生。

阴间阳间路不远,神痴意挚可相通。

虚虚实实真与假,“回惶”一字可通融。

“惊惕”心境猛然动,终要回到现实中。

由此引出第三层,一层更比一层伤。

回环往复多设喻,一句一事情景张。

林鸟双飞乐未央,竞夸轻俊花间翔。

鸳鸯夫妻情蜜蜜,“双栖”鸟巢暖洋洋。

“一朝”突然难接受,一只环顾情迷茫。

又如川中“比目”鱼,水清石碧穿游忙。

形影不离夫妻恋,人生“中路”她已亡。

舍我而去我奈何,日落余辉云徜徉。

鱼鸟两喻形象美,附以景事情更长。

春风送寒满屋冷,贤妻不在我身旁。

眼望冰凌水滴滴,我之泪水湿衣裳。

春夏秋冬日与夜,一时更比一时伤。

寄望淡忘难淡忘,击缶效庄非老庄。

潘岳悼亡享专利,承诗“角枕”灿辉煌。

直引“沧海难为水”,唯有巫山云辉煌。

词彩华艳醉人意,更启东坡“两茫茫”。

与日争辉日不落,树满鲜花万古香。

相关文章

  • 潘岳《悼亡》诗赏析

    潘岳三首悼亡诗,首篇情采属第一。 叙事言情与写景,笔法细腻波涟漪。 是醒是梦难自觉,阳间阴间两痴迷。 物我情景相交...

  • 学涂鸦的小故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

  • 那些悼念亡妻的男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帷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潘岳・《悼亡诗》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人,后世俗称潘安。 ...

  • 答罗杰元「先秦两汉三国悼亡诗研究」

    1.项目简介 1)一般学术研究认为,我国古代悼亡诗是自魏晋诗人潘岳开始的,而事实上在潘岳以前的先秦时期及魏晋也有许...

  • 荏苒

    光阴荏苒:时间渐渐逝去。 汉.丁廙妻《寡妇赋》:“时荏苒而不留,将迁灵以大行。” 晋.潘岳《悼亡诗》:“荏苒冬春谢...

  • 四大美男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 最常见的说法是: 1. 潘安(潘岳)——西晋文坛坛主 《闲居赋》《秋兴赋》《悼亡诗》 2.兰...

  • 最凄怆的死亡美学——悼亡词

    一部浩浩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西晋的潘岳、中唐的元稹到晚唐的李商隐和北宋的苏轼,他们...

  • 潘岳∙《悼亡诗》|那堪声入断肠中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

  •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悼亡诗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

  • 苏轼这首史上“悼亡词”的首创之作,有多少人被他的深情所打动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的出现一直到苏轼所在的北宋年间,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潘岳《悼亡》诗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jh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