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00184/ccfad92139fc4cb6.png)
文/摄影:张慧姝
午后,阳光依旧灿烂,此处依旧清冷。没有咖啡在飘香,没有音乐在飘荡,一派寂然默然。可是,倘若你睁开内在之眼,却发现一个个袋子飘散在空中。那一个个袋子中,藏着故事。它们隐身、幻化在空中,与尘埃一起被阳光照亮,在光束中共舞一曲华尔兹。它们似从书中走出,又似随光线而到,它们是分身,化身,来自木心,属于木心。它们感木心之所感、想木心之所想。它们都是木心,却又都不是。它们来到这里,因为它们喜欢这里,清冷淡雅,它们可以舞得忘情,而不被打断;舞得投入,而不被嘲笑;它们期待共鸣,而它们知道,共鸣会发生,与灵魂,在深度感知与对话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6800184/c14043dfaa39c054.png)
一个袋子是石油工程师,被女雕塑家宠爱。每日中午,女雕塑家借来房间午休之名,治疗自己那份情感,混杂着挫败、遥想、期待、重启。总之,情感有些溃败,炎症需要处理。女雕塑家想治疗自己,她来宠爱石油工程师,她认识他多年。每日中午,她让房间里每一处都闪耀着新喜与爱意。她来无踪,去无影。她似要把爱无缘无故、从天而降给石油工程师。石油工程师在受之不明缘由、受之不知所措、受之惶惶然中想逃走。后来,还是女雕塑家先走,不是逃走,而是不辞而别,来得莫名,去得默然。一串串涟漪,一串串问号,留下来,给石油工程师,在他脑中,在他心中。
所幸,涟漪和问号永不消逝,因为木心记录在《温莎墓园日记》中。打开书,涟漪漾开、问号飘散,飘向花瓶和花束,飘向那默然开放。那黄花似来自石油工程师房中,来自女雕塑家手中,只把答案静静诉说:爱在精心准备中流淌,痛与炎症在奉献和付出中被治疗。
一个袋子是下午茶时分,未来继承人与姑妈姑父。下午茶程序道具重复,而故事也一成不变。同一问题总会升起,同一疑团困扰姑妈多年,却早被旁观者看透。清醒与着急只属于读者和旁观者,一点点引导即可,只要一点点,就能让姑妈释然。问题在于:姑妈留恋往日迷梦,不肯醒来。
从书中抬头,望向花瓶。花瓶姿态斐然,似在温莎墓园那平台黑岩之上,坐着卧着浏览高处,杈桠纷纭。一个生丁,竟成媒介,穿越生死,悄然对话。花瓶呼应粼粼往事,古典幽香,溢出流出,宛如时光倒流,流得黯然泫然,惊呼感叹,精华与深刻常在,唯独处时才被发现。
一个袋子是钢琴教师与芳芳No.4,一个袋子是语文老师…… 一个又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个又一个分身与化身,如同一个又一个梦。相同之处在于,无论分身或化身亦或是梦,感情真实,不同之处在于,袋子从笔端流出,可控能控,而梦随睡眠降临,不可控不能控。
午后,阳光带来光影,岁月留下痕迹。分身藏在袋子中,滋味留在故事中,在《温莎墓园日记》里,真实而又鲜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