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整个软件项目的最关键的一个输入。需求文档作为客户和开发人员、开发人员之间进行交互的文档,它将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固化“,是需求的载体,其作用至关重要。
对需求可以从2个方面来描述,一个方面是对客户现行系统的描述,另一个方面是对未来的设想。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描述,构成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4个基本要素:用户角色、业务流程、需求功能、界面原先。
从用户(组织结构)角度,主要关注流程,通过流程将其他几个要素贯穿起来,需求分析人员也应该从这个角度与客户沟通。
从开发者角度,主要关注数据、商务规则(处理规则)与功能,以便系统的实现
从实施者角度,主要关注组织结构(用户)与功能,以便系统的发布与实施
一、要素(1)——用户角色
a) 即组织结构关系,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树形组织结构图(图3)是描述组织结构的一种常用方法。
b) 组织结构图,可用来理厘清各部门之间的领导关系,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配备情况以及职责分工等;它是划分系统范围、进行系统网络规划的基础
c) 在组织结构图中,应将用户的组织结构逐层详细描述,每个部门的职责也应进行简单描述。
d) 组织结构是用户业务流程与信息的载体,对分析人员理解业务、确定系统范围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取得用户的组织结构图,是需求获取的基础工作之一。
用户环境中的岗位或角色,和组织结构一样,是分析人员理解业务的基础,也是分析人员提取对象的基础。每个岗位可以进行详细描述,建议采用表格的形式,参考表3


二、要素(2)——业务流程
a) 要有一个总的业务流程图,包含哪些流程,流程之间的关系,将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每个流程包括哪些活动,每个活动涉及的岗位。
b) 对业务流程图进行详细地描述,使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结合起来
c) 绘制业务流程图的过程,实际是作业流程条理化的过程
d) 业务流程图形象直观,易于和用户交流,易于项目组内部交流,可以作为培训实施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的文档
e) 业务流程图中还可以附加一些文字说明,如关于业务发生的频率,意外事故的处理,高峰期业务频率等,不能在业务流程图中描述出的内容,需要用文字进行详细描述

三、要素(3)——功能需求
a) 将需求描述完整、准确、易于理解即可,描述的方式可以采用文字方式、语言加图形等方式
b) 对于功能需求比较复杂的系统(如超过10个功能项),可以先描述一个概要,对简单的系统可以直接进行详细描述
c) 对于用户的功能需求要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应便于用户的理解,如按照用户部门设置情况描述每个部门的需求,如下是分类方法举例
i. 按部门分类:如采购科、销售科、计划科、生产车间、财务科、统计科、总经办等
ii. 按照功能类型分类:如单据录入、单据审核、单据查询、记账、账本查询、统计报表、系统维护等。
d) 对功能需求的分类在不同层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e) 对每一项功能应有一个功能编号,以便与功能规格说明书中的编号对应,对每一项功能的描述应指明输入(Input)、处理方法(Process)、输出(Output)及对此项功能的其他要求,还应注明使用此功能的岗位。对系统管理员要求的特殊功能可以在此注明,非特殊要求可以在需求规格书中详细描述。如用户权限可分级,要有操作日志等。
f) 对具体功能需求采用Use Case 的描述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参加表4
g) 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是密不可分的,笼统的性能需求没有任何意义,必须具体到某项功能需求上来

四、要素(4)——界面原型
a) 捕获需求的一种有效方法,帮助用户深入细致的思考需求
b) 若时间允许,可将界面原型与数据库表,字段连接起来在,真正做出系统雏形,即快速原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