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我们的印象中,维生素D只与钙代谢以及骨骼健康密切相关。也许我们只会在人缺钙的时候才会想到去补充维生素D。但是你肯定想不到,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的高低也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
目前最新的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比如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血管生成和炎症抑制等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最近日本研究者,通过一项涉及14万人近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癌症风险显著负相关,这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涉及人体内维生素D浓度与癌症风险的报告。在这个研究中,该团队在近20年随访中共有3301例癌症发生,对他们的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进行测量,并与4044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研究人群中血浆维生素D浓度的最低值为36.3nmol/L,最高值为75.9nmol/L,中位值为53.2nmol/L。该研究发现较高的血浆维生素D浓度与总体癌症风险呈负相关,即使排除了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肿瘤家族史、体力活动等一系列因素后,相比较血浆维生素D浓度最低的人群,血浆维生素D浓度最高人群,其总体癌症风险仍然下降24%。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其中肝癌的发病风险降低最多,可达到25%。而且,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以及血液中转氨酶浓度高低并不影响高浓度维生素D与肝癌发生风险的负相关。
这个研究发现日本人群血浆维生素D浓度的中位数为53.2nmol/L,接近欧洲人口水平(中位数54nmol/L),但低于美国人口水平(中位数62.3nmol/L),而在中国人群中,这个数值为20.1nmol/L,远远低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且目前维生素D补充剂和食物强化在中国仍然不受欢迎,因此值得在中国人群中推广补充维生素D。
但还需要说明的是血浆中维生素D浓度从低浓度提供到中间浓度可以提供保护作用,但如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浓度(比如高于80nmol/L),则可能无法提供进一步的好处。此外,维生素D有一定的毒性,过量补充维生素D可导致血钙升高,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减少,体内钙稳态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人体每日可耐受量为100μg(4000IU),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维生素D过量,但如在预防与治疗维生素D缺乏时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或长期使用药理剂量维生素D(2000~5000IU/d),可出现中毒症状。因此建议如有需要可以来本院就诊,检测血浆维生素D含量,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类开环甾类化合物,溶于脂肪,不溶于水。通常维生素D由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合成,因此食物并非生物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事实上,在过去数十年中,人群血浆中维生素D的水平在显著下降,一个原因与肥胖相关,脂肪组织会限制维生素D,使它不容易进入血液,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导致接触紫外线时间减少。此外由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必须经过肝脏与肾脏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衍生物后才能发挥其生物效应。因此肝胆胰外科病人,由于以老年病人为主,外加户外活动减少,消化吸收功能衰退,营养不良,肝肾功能衰退,更应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那么维生素D应该如何补充呢?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使机体得到充足的日光照射,是补充维生素D最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天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是海鲜、动物肝脏、动物皮肤等,如鳕鱼肝油、沙丁鱼、牡蛎、鱼子酱、牛肝、羊肝、鸡皮等,比如每日食用一茶匙的鳕鱼肝油,75g的鳗鱼,125g的沙丁鱼,125g的牡蛎,170g的鱼子酱,500g的羊肝,590g的牛肝等均可以提供10μg的维生素D,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挑选,此外也可以选择人工合成的营养强化剂或补充剂。
2018版的《哈里森胃肠病学与肝病学》建议,1岁以内婴儿每日补充维生素D 10μg(400IU),1-70岁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每日补充维生素D 15μg(600IU),而70岁以上人群,每日补充维生素D 20μg(800IU).而在我们国家,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0-50岁人群、孕妇、产妇每日补充维生素D10 μg(400IU),50岁以上人群每日补充维生素D 15μg(600IU)。
总而言之,较高的血浆维生素D浓度与较低的癌症风险密切相关,特别是肝癌。
由于目前中国人群血浆维生素D含量普遍还较低,因此我们更重视自身血浆维生素D浓度,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