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哲学之光
哈尔滨游记·教堂与游乐园

哈尔滨游记·教堂与游乐园

作者: 定盘星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7:54 被阅读6次

    两个人一起的旅行很让人羡慕。可两人一起的话,一半的心在另一人上,只剩下一半在看风景。

                                                                                                                        ——《目送》龙应台

            我有一个小随手记本,经常拿来记录出行时间行程车次,或随手记点东西。我用这个小本本很多年,也对封面上拜占庭风格教堂馋涎很多年。苦于对世界地理和名胜知之甚少,所以一直不知道它在哪里。 

            因为上上周的下雪和上周有考试,所以这周我的行程加到三个:尼埃拉依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安息教堂。

            早晨的哈尔滨春寒料峭,洗漱早餐直到九点我才出门。地图上感觉很近的路公交车晃呀晃了很长时间才到尼埃拉依教堂,尼埃拉依教堂最早是德国的路德会教堂,也是哈尔滨第一座基督教会,建成于1916年。这座哥特风格的教堂据说70年代重建后的尖顶只有原先的1/3大小,不禁有些惋惜。教堂入口和屋檐都是白色描边,还有尖顶高窗。明快的红墙绿檐,一副德国式的做派。浓浓的北欧气息扑面而来。正当这时,教堂内部传来的歌声吸引了我的耳朵。原来教堂里正在举行婚礼。教堂门口有工作人员把着,进去有点困难。透过小小的窗口,我看见里边人头一片,挡住了新人。再看其他,有唱诗班,主教,花童,来宾脸带笑意。婚庆工作人员拍照摄影,默默地忙碌着,严肃的神情仿佛在拍一场电影。一切看起来就像一场纯正的欧式婚礼,只是主角和剧本换成中国人。这吸引了我。

            等我回过神来,自己已经混进了婚礼现场。冰城新人说:“我愿意”。 

            尼埃拉依教堂旁边过一条马路就是圣母守护教堂,老哈尔滨都叫它“乌克兰教堂”。由来据说是当年为了纪念日俄战争和镇压义和团等事件中牺牲的东正教徒而修建在乌克兰俱乐部里面的教堂。又叫圣母帡幪教堂。教堂风格由外国设计师仿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设计建造。这座教堂最大的特点是“洋葱”屋顶,圆穹顶的特色标显出浓郁的拜占庭风格。鉴于70年代曾经被毁,现在乌克兰教堂被列为“I级”保护单位。这也是全中国唯一的仍然对外开放的东正教教堂。因为大门紧闭,我并没有看到内部样子。四月的哈尔滨还没有春暖花开,我只能看着图片上绿树掩映的教堂,一面想象它仲夏午后的风景。

            这两座教堂都是红墙绿顶,却各有风格。哥特式尼埃拉依教堂和拜占庭风格圣母守护教堂毗邻而立,风格迥异却和谐美丽。一边婚车如流,人声嘈噪。一边遗世独立,寂静无声。突然想到了尼埃拉依教堂门口的地铁站上英文标示的Harbin Metro。当下就明白这是属于哈尔滨独有的景色。风采依旧,各领风骚。

            主干道对面双尖顶的是天主教堂,规模和现代化都比这两座教堂超出不少。具体没有更多了解。此时远方巨大的摩天轮吸引了我的视线。远远看去很像是上次去极乐寺看到的那个。我不知道哈尔滨有多少摩天轮,不过这么显眼的应该就是它没错了。趁着天气不错、时间还早,我决定步行出发。 

            走了不知道多远,马路与另一条交汇,路面变的很宽阔。一座小小的街心花园被爱国宣教喷绘围住,一圈四周三面阶梯,都被白玉栏杆围着。抬头看中央竖立有一面红色大鼓,一侧有曲形长廊(简洁的深红木质结构我叫不上名字)。我没有体会到设计师的意境,但整体给人一种非常大气和谐的感觉。前边有一条破土而出的大龙雕像,应该是寓意黑龙江吧?龙像脚下有一块铜雕,刻画黑龙江的地图。昂首抬爪的龙头正对天空,似乎就要飞起。张力十足。过马路经过了一条极长的步行街,又见极乐寺。山门门口佛号依旧,香火依旧,乞讨依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路以摩天轮为坐标,终于到了这趟旅程的终点,圣母安息教堂。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文化公园的侧门,这道门就是原圣母安息教堂的钟楼。其实说它还是个教堂已经不合适了。教堂顶部的洋葱头屋顶和十字架装饰都已经拆除。钟楼上也布满爬墙虎的茎干,到了夏天一定绿意盎然。我看过它的老照片:教堂不大,尖顶和圆形穹顶交相辉映,洋葱尖顶上立有十字架。其独到的地方在于它的钟楼和教堂主体分离。老照片的光影对比都很强烈。那时后边也没有摩天轮高耸入云。透过植物的茎干,已经找不到照片里的样子。只有大概的轮廓还能显现出它曾经作为侨民安息地庇护者的身影。

            哈尔滨游乐园的前身是文化公园,文化公园的前身是俄侨墓园。曾经的墓地现在都已经迁走。一百年前的故事也一同消失。剩下了新建的娱乐设施和绿树茵茵。临近中午人渐渐多了起来。摩天轮下排起了长队。一家家,一对对热闹非凡。在摩天轮上我拍了不少照片,唯独在升上最高点的那一刻我忘记了拍照。看着城市笼罩在灰霾里醒来,看着空旷的天际与摩天大楼的分界线,看着远远泛着光的松花江水。突然想起楚子航和夏弥在六旗游乐园时的情节。如果他们独自坐的摩天轮应该就不会有后面的一切了吧。

            可是如果你知道了结果还会不会行动呢?如果你知道了结局不是你期望的那样你还会不会行动呢?

            有个人给我说一个人的旅行只能叫流浪。可是置身于偌大的城市,在车水马龙的路上走着,吃的饱饱,有出发点也有目的地。又怎么能叫流浪呢?我想她大约是少了一种有人陪你在路上的心情吧。

            我那个小随手记本,上边很可能是哈尔滨的圣母领报教堂。从哈尔滨教堂名册及照片可以看出两个的确相像。不过圣母领报教堂已经拆除,若彼真的是我最想去的那个,可能我永远没机会再看到它。这世界残酷的地方不是无情,而是没有感情。冷冷地旁观你出生,旁观你笑,旁观你哭,旁观你成为一捧尘土。但人是温情的,所以人们建造城市,就有地方可以聚居;建了教堂,就有地方可以祭拜……就像传说中哆啦A梦的结局:哆啦A梦看着大雄老去,又仍然坐着时光机回到过去再对大雄说:大雄我是机器猫,初次见面请多关照。所以还是嘛,情到深处人孤独。为了逃避孤独,你还是告诉自己说即使结局是这样,我也愿意重来过。

           我语文学的不好,不知道怎样合适的表达这一情感,只好用下面这两句话打个擦边球:

           衣带渐宽终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尔滨游记·教堂与游乐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um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