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小研究一/二/三

作者: 我本为旭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7:23 被阅读96次

课前小研究≠课后习题学前做

课后习题≠课前小研究

课前小研究的目的

1.学生先学,有条件,有支架的预先学习新内容。

2.检测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区域内教师展开教学。

3.根据课前小研究学生的情况,教师调整教学的重、难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课前小研究设计的原则

1.直接指向教学内容,学什么就研究什么。

2.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层布置。

3.切入口小,起点要低。

4.前置性研究要有趣味性。

前置性研究的特点

1.少而精(展开说教师要有取舍,抓最核心的问题)

2.开放性(展开说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入手研究)

3.学科性(展开说最能体现学科特点)

4.研究性(举例说看拼音写词语不是研究问题,是记忆问题,具有规律性不具有研究性,但是换个角度就可以研究,哪个字容易错,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案例说明

案例一: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白杨》课前小研究

《白杨》这一课教学重、难点就是理解父亲的话,体会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据此来设计课前小研究。

1.熟读课文,画下爸爸的话语,从爸爸的话语中找到白杨的特点,并且给这些特点分分类。

2.由白杨的精神特点你能想到什么,文中的父亲可能想到了什么?

3.你还能想到哪些文章是由物及人的这样写的,你还能把哪些事物和人联系在一起?

案例二: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课前小研究

我和许多老师也辩证过,他们认为古诗词不能讲的太明白,因为诗词具有词约旨丰的特点,所以讲的太明白会破坏诗词朦胧的美,我认为诗词朦胧之美≠对诗词的一知半解,只有深刻的理解古诗词才能真正读懂诗词蕴含的朦胧之美。

这三首古诗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1.结合课下注解,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字面意思,提示:笛弄晚风三四声是笛弄晚风还是晚风弄笛呢,白发谁家翁媪还是谁家白发翁媪,翻译时候注意语序。

2.读《牧童》不脱蓑衣卧月明,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醉里吴音相媚好,这里的醉指的是老翁老妇喝醉了还是作者被老翁老妇之间互相打趣的吴侬软语陶醉了,说说你的理由。

课前小研究一/二/三

相关文章

  • 课前小研究一/二/三

    课前小研究≠课后习题学前做 课后习题≠课前小研究 课前小研究的目的 1.学生先学,有条件,有支架的预先学习新内容。...

  • 725【线上听课手记】王闪闪《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小律动。 2.点名连麦。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语文...

  • 康老师读书|《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 导读 5

    二、容易忽视的细节:让任课教师感受幸福 (一)课前两分钟 内容梳理 课前准备三个层次:一、老师来前,喧闹不已;二、...

  • 威尼斯的小艇——听课记录

    一 、课前三分钟(古诗背诵训练有素 ,不用领读,一口气背诵好多) 二、猜名胜导入新课 三、汇报课前预习 马克...

  • 第九节课 董霖琰

    印象深刻的三件事: 一,课前十分钟课件讲解 二,情绪的专业内容 三,开火车读课文 原因: 一,有趣的课前讲解,漂亮...

  • 课前小作业

    好久没动笔了

  • 课前小插曲

    课前小插曲 文|张爱敏 踏着铃声,我走上讲台。伴随“起立”“老师好”,教室内喧哗依然如故,紧接着是迟到同学的一声声...

  • 课前小画

    课前小画,拼在一起还挺治愈的临摹自 一格老师

  • 书香班里的创立

    一、坚持每天上午课前阅读。 二、坚持每天课前一首古诗背诵。 三、坚持每天鼓励学生打卡读书。 四、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分...

  • 2018年新教师专题会议_摘要

    课堂三要素 第一,课前预备,明确问题,例如复习第三课第几段内容,上课前要检查. 第二,课堂教学落脚点是学生的学,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前小研究一/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d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