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曾国藩》之《血祭》《野焚》《黑雨》,一口气看下来。很奇怪,以前我对于历史人物不怎么感兴趣,对于传记之类的也毫无兴趣,我喜欢虚幻的充满想象的一些小说。比如喜欢看情节曲折的武侠小说,喜欢看生活中不存在的鬼怪狐狸等,看电视也是如此。叔叔开了多年的音像店,我几乎没怎么看过,然而一部《寻秦记》让我从头到尾看下来。
最近突然发觉自己喜欢看那种纪实性的文字了。也不是完全纪实,就是喜欢看比较有文学性的传记和一些写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小说。
阅读一个人的一生,真的收获良多。
读《曾国藩》时,总会想到另一本不久前读过的小说《沧浪之水》,也许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写了一些中国的官场生活吧。
《沧浪之水》写得很细,主人公池大为的经历。池大卫的个人的心理,他坚守着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节操,他遇到的生活中的无奈让他看清了现实,让他觉得有所作为就必须爬上去,就必须跟对人。于是在追求官路上他渐渐丢失了知识分子的本真和节气,当他作为池厅长回过头来看待这一切的时候,一切又都是那样的无奈,让人看了十分的悲哀。即便是作为池厅长,他也已经无法再去实践当年那个池大为的雄心。
小说通过池大为的官路和心路历程,要揭示的也许就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的本真和信念的丢失的悲哀。然而这部小说给人带来的太多太多,我想,不同的年龄20岁、30岁、40岁、50岁,不同的阅历,他们读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会滋生出许多不同的感慨。也许有的人从中认清现实的本质而消极,也许有的从中学会钻营,也许有的感觉无奈而悲哀。
《曾国藩》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壮志凌云、雷厉风行、锋芒毕露,那时初建湘军的时候。
第二阶段实在失意之后的复出阶段,在《道德经》《庄子》的启发下,认识到在中国要做一番大事业,还得依靠周围的通力合作啊。于是,这个阶段的曾国藩想换了一个人,圆润通达,事业上也颇有起色,最后攻克了金陵,打下了小江宁。
第三阶段的曾国藩变得更为小心翼翼,无论是裁撤湘军,还是名毁津门,都必然的开始走下坡路。当然,曾国藩督促李鸿章等开办洋务、制造兵器兵谏,奏请朝廷送青年学生留学,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像詹天佑等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杰出之作啊!
纵观曾国藩一生,想要一番建功立业,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也不得不失去了原有的作为一名理学家的信念,以至于最后原本忠心耿耿的康福终于以收回回棋的方式了断了十几年的情谊,让人感叹不已。
读《曾国藩》,还有许多地方让我印象很深。
曾国藩经常说的建功立业比如打下金陵,一半是天数,一半是人力。我觉得蛮对的。太平天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内讧,而让湘军趁虚而入,因为一旦太平天国占领金陵,原有的人人平等的信念早已被洪秀全开始的高级将领撕得粉碎,他们只求贪图享乐,这样的江山势必是不够稳定的。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自己挺相信命运,相信风水,相信相学。不过我也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并不是一成不变,有时也可以凭自己的努力而有转机的。我也相信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容貌的变化跟心灵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还有一个地方,也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曾国藩在初建湘勇时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无视其他官员,和别人不能合作的态度导致他的失败。在回乡反思这段时间受到陈广敷的点拨之后,读《道德经》读《庄子》,终于悟通了人情练达的学问。其实我们许多人也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锋芒毕露,在自己的行为不能被周围接受认可以后,开始反思自己,渐渐有所改变,变得圆润通达起来。在这一刻,我真的深深体会到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为了某种美好的结果,有时候姿态低一点,圆通一些,也未尝不可。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赞同康福的想法,再怎么样,也不能背信弃义,比如以韦俊的头颅来强行裁军。人情练达不应该失掉人的本色!为了“一门忠烈”逼迫自己的六弟出家,为了“理学名士”的名声,不顾“陈春燕”入曾家祠堂的遗愿,这都是我不敢苟同的。
每当遇到难以决定的事,或危急时刻忧思重重的时候,曾国藩的牛皮藓总是发作,每次看到这里总是心里很烦,作者总写他的牛皮藓干什么。后来从陈春燕的留言中发现一个治牛皮藓的方子:“用菖蒲艾叶煎水天天洗澡,洗上一年半载就可以治愈。”虽然曾国藩后来没有治愈,是因为他没有用这个方子试过。不知为什么,我挺相信的,有皮肤病的朋友不妨一试。
说说作者的立场。清军与太平天国对立,作者往往有自己的立场。譬如《水浒传》是偏向梁山好汉的,《荡寇志》是偏向朝廷的,如《书剑恩仇录》是偏向红花会和回部的。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很客观,比如写曾国藩这边的时候,会写到他雄心壮志,写到他的苦衷,这边的人说太平天国的时候是“长毛长毛”的,而写太平天国的时候,说到曾国藩清军,总是说:“曾妖头清妖”之类的。
但是全文看下来,我还是有点异样的感觉,三点非常鲜明:
第一是写太平天国的灭亡的时候,康禄协同太平军五千将士在天王宫慷慨自奋、从容就义的场景,让人为之动容。一串熊熊的烈火,给巍峨高耸的金龙殿添上了数万道耀眼的光辉,将五千太平军将士映照得如同金铸铜打的罗汉。这火是雄伟的,它将人类执著的追求、崇高的理想送上了真正的天上圣殿;这把火是悲壮的,它将人类的精英、宇宙的脊梁无情的吞噬,它必将激起更强烈的反抗,更勇敢的斗争;它是深沉的,这把火本应焚烧腐朽与黑暗,却为何转了向?美好与光明如何获得?它必将留下深刻的教训、深沉的思索;它是永恒的,不论在中国史册上,还是在世界史册上,它无疑是一幅绝无仅有、震撼天地的画卷!
第二是康福思想的转变。和弟弟的谈话,对弟弟的敬佩,对自己的反思,对曾国藩的失望,和曾国藩的决裂,这些难道不是作者的思考吗?
第三,是陈广敷三见曾国藩这一情节。陈广敷的一席话话令曾国藩震惊,也令我震惊。“满人的江山已经千疮百孔,腐烂朽败,它失去了建立尧舜之邦的基础。”所以知曾国藩之“辅佐皇上、复兴一个风俗淳厚的尧舜之邦”平生志向的不少,但和之者甚少,这又何尝不是作者的思考,这又何尝不是历史的潮流呢?曾国藩一生功业非凡,但真的给自己给历史留下了一桩憾事吗?
曾国藩的家书是出了名的,在这本书中也屡屡提到曾国藩对儿辈的教育,应该是值得一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