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到别处参加晋级答辩评委工作,临行前公布名单时,竟与我初三年级时马老师一组,意外又惊喜。
当时的马老师是邻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30岁左右,风华正茂,听说讲课特别生动有活力。初三下学期总复习时,为整合优质资源,集中精力攻打一个阵地,语文老师分模块进行备课,马老师上的是古诗文专题,老师之间交叉上课。就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我们都感受到马老师课的精彩。
讲起古诗,以“愁”为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老师的总结一下子吸引了我们,30年前,信息不发达,阅读面很窄,课本以外的诗句几乎没见过,这些课内外诗词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灵,直到今天,读诗仍是我的习惯。
复习上内容多信息量大,马老师偶尔穿插一些小说情节来缓解我们的疲劳,提高我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开阔我们的视野,莫泊桑的《项链》走进了课堂,哇塞!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文学之窗。从此,买书与阅读又成了我的爱好。
虽然马老师只教了我一个多月,但一直是我从教20多年的榜样:教育不是把知识灌满,而是把心灯点亮。
今天,很偶然的机会与马老师重逢,老师年近花甲,依然神采奕奕,熟悉的讲话速度与语调,让人倍感亲切。这次做评委,又有了向老师学习的机会,师生相逢,又话当年,谈笑风生,感慨万千。
感恩当年,感恩重逢。铭记师恩,传承师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