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奋斗,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白岩松
01
前两天,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关于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非名校学生,也就是我们说的“非双一流”高校学生的提议引发了广泛关注。
当主流话语都在关注和热议当前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风口浪尖,为什么白岩松却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去关注那些并不起眼的非名校呢?
这一提案来自他长期以来对青年一代深入细致地关心和体察,在他一次去一所内蒙古的非名校演讲的时候,一个20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后来当他去北大,看到活动公告栏上北大一周的活动,够那所内蒙古大学10年用的时候,这一强烈的对比引起了他的深思。而他自己也如是说:“这公平吗?不公平,但是现实。”
然而,活动只是表象和外在的,是硬件上的差距,真正让他感到忧心的是学生们的心理和观念:“跟学生交流时,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给我的刺激是很强的。”诚然,与那些外在的活动经费比起来,学生们的思想状态更令人揪心。很多非名校学生的四年大学时光可能都是在不自信、迷茫甚至混日子中度过,而双一流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中国未来大部分基层社会建设还是要靠更多的非名校毕业生,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观念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可能更广泛。
02
对于白岩松的这一提议,很多学子纷纷表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因为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自己心理上产生的不自信和自卑,更重要的仿佛是来自全社会的歧视。
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人时,明确说明只要双一流名校毕业生,对非名校学生甚至是不屑一顾,无论他们的简历制作的多么漂亮,也不管他们四年里努力练就了多少技能,只要没有名校的标签,他们就连竞争的入场券都拿不到。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我甚至把他视为当今教育界最大的不公之处,但这也是现实。
当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就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社会本来就是个优胜劣汰的大市场,人家在高中的时候悬梁刺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得以披荆斩棘冲进名校。在名校更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下,拥有更好的发展自然是无可厚非。”这一观点说的也不无道理,的确如此,那些能进入名校的学生一定也是经过了无数个奋斗的日日夜夜换来的。
03
再谈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吧,我所读的大学也是一所所谓的“非双一流”,平时舍友一块聊天时经常自嘲为“双二流”高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不自信,而自卑似乎也就更谈不上了。因为我们今天所在的地方也同样是我们自己经历了多少挑灯夜战的不懈努力才换来的,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一点都不少与任何人,我们的理想和抱负也从来不逊色于任何人,那我们究竟有什么理由自卑呢?
04
归根结底,白岩松对当代青年一代的关心是诚恳的,他呼吁青年一代要读书,要奋斗,他还由衷地告诫我们:“不管哪个年代,奋斗都需要长跑精神,没有什么事情会一夜之间产生你期待的结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非名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比起那些名小学生,显得那么单薄和黯然失色。因为自身能力而产生不自信自卑心理的人有之;因为缺乏目标理想而自暴自弃的任意有之;但在我看来,更多的还是那些有梦有理想的人,他们年轻,活泼,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可能。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样:“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学习是终身制的,重要的是永远不要让学历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价值,而我们梦想中的远方也终会到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