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孝顺里没有爱,爱里有孝顺
晚上内在探索,小伙伴聊到一个发生:她给自己买了一件衣服,可是她的内心开始不安了,因为她没有给婆婆买。
她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要孝敬老人,要先给老人买衣服,才给自己买。要先把好的让给别人,剩下的留给自己。
所以,当她做这件事的时候,她感觉到很强烈的不安,好像自己不孝顺,大逆不道。
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只是这件事就能让她动荡不安。
一个委屈自己爱别人的人,给出的是扭曲的爱,扭曲的尊重,与孝敬。
不是鼓励自私,但一个人没有一点私心而去做无私的事情,那无私一定有一些目的和动机的。
那样的无私一定是危险的,它不真实,也不合道。
全然地为别人是一个绝对自私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佛陀是自私的,他舍弃了他的父母,舍弃了他的妻儿老小,舍弃了父王的期待,只为探寻生命的真谛。
可他也是绝对无私的人,因为他的存在,让千千万万的人从梦中醒来。
让千千万万的人从痛苦的深渊里跳脱,来到一个大慈悲与大平等的王国之内。
那不是一个所谓的无私的人,能做到的,那是伪装的。假装的无私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一个人的欲望未被满足,TA未能体验物质条件的充足,TA是无法往更深层面前行的。
那个厌倦还没有发生,只有那个满足发生,厌倦才会发生,才有机会去探索更深层面的自己。
停留在物质层面,以为一点物质就能够让自己成为那个孝顺父母的人,周围人所期待的。
自己无法用物质来满足,父母同样无法用物质来满足。
有时候,即便你给了父母物质条件的满足,可以依然免不了他们受苦的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一些需要我们深刻了解的东西,了解自己时候,才能更多地了解父母,才能给予父母最好的爱。
那不只是物质所能实现的,有很多东西物质无法取代。那是一份生命的了解,爱的宽容,尊重与理解。
而这些无法发生在一个“伪装者”的身上,它需要坦诚的力量,对自己的坦诚,对生命的坦诚。
它也需要一份平等心,对自己的平等和对父母的平等。
仅仅是孝顺,那不是爱。但爱里,包含着孝顺。
爱自己的人,才会爱他人。
孝顺自己这个生命个体的人,才会孝顺生养自己的父母。
那是一个生命的发现与领悟。如果自己不值得被自己爱戴与孝顺,那外边便没有这样一个人。
爱,或者孝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自己用心来感受的。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