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主导着我们的生命?
文/清溪四月,母校一直系学妹得了白血病,起初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转眼就成了跟恶性肿瘤同等地位的重病。吁叹之余,还是转发了那条筹钱的链接,一前辈看到后赶紧就来私聊询问我情况,最后叹了口气说,一个感冒引发的灾祸,问我道:到底谁主导着我们的生命?
我答不上来,于是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着手看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这本书。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的主题是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看完后让我对健康和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重新定位了医生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是什么?那就是由我们自身去学习健康,关注自身身心的变化,成为自己身体健康的专家,将医生当作我们的顾问,而不是责任人。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状态。
以下是书中我比较感兴趣的三个观点:
1.社会时钟
心理学家伯尼斯·诺嘉顿提出了一个社会时钟的概念:社会中存在一套内隐信念来度量生命,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与其相符合的态度和行为。
就像我们平时常常听到的:“20岁的人要有20岁的样子,50岁的人要有50岁的样子。”
与心理学家贝卡·利维的研究类似地,心理学家海纳·梅尔以柏林500位被试为调查对象,研究了17项心智指标(智力、人格、主观幸福感和社交能力等)与寿命的关系,结果发现对衰老的态度是影响我们寿命的主要因素。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就根据社会时钟来调整我们的生命状态。(书中提供了更多的有趣例证。)
2.面对医生的诊断,我们的态度是?
大多数的我们习惯于漠视自己的体验,不假思索地接受现有结论。
先讲一个小故事。
1978年作者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实验者对正在排队等待复印的人提出想要插队的请求,他们使用了三种理由:
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
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要复印。
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很着急。
结果发现,理由2和理由3得到允许的概率是一样的。我们发现,仅仅由于这两句话中都包含了“因为”,人们便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种请求,而无视这个理由本身是多么荒谬或是毫无道理。
敲黑板,重点来了。
事实上,当我们面对医生的诊断时,我们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是医生,我们便刻板地认为他们是权威,于是就不假思索地、不加质疑地接受对方的所有诊断和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也强调,这并不是说医生不值得相信,也不是要求你质疑医学界,毕竟医生有着比普通患者要专业得多的知识和经验。
作者建议,你要对自己的健康更为负责,对医生的诊断持一种理性的、辩证的态度。
我们每个人本身除了具有生命的共性之外,更具有着生命的独特性,医生的经验技术和已有病例也许并不适用于我们这个独特的个体。我们打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能了解我们的身体。
3.关于疾病用语和医学数字、生理指标。
我们对疾病的用语习惯实际上鼓励了患有癌症、酗酒等的人将疾病看作是自己本身。
但是事实上,无论是癌症、酗酒、感冒还是头痛,描述的都只是我们在某段时间中的状态,而不是我们本身,更不是我们身体的全部。
将疾病具体化,具体到特定的部位、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名称,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控自身的状态。
我们并不是否认数字、生理指标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而是我们需要正确地去看待数字。
数字只是工具,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来指导我们的专念,给我们提供思路,而不是操控我们的话,那数字就是有用的。
但是数字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我们未来的状况,数字也不能决定我们的身份和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结语:只有承认医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们分享信息;只有关注自己身上细微的变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身体,捕捉有关健康的有用知识。医生也只是人,辅助我们健康的人,他们既不是保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人。我们才是自身生命的主人,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来源于我们对自身生命的负责任,对生命变化的重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思维也有局限,只能分享以上内容,书中还有更多睿智的观点,论证也丰富有趣,值得一看,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