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疗法作业

认知疗法作业

作者: 米若_6966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3:23 被阅读0次

seed课程第八次作业,结合生活经验,选择自己的一个不合理信念诱发的负性情绪或结果(ABC),运用认知行为流派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后的效果和感受如何?

      在没有上课之前,我得承认,对认知行为疗法其实充满了偏见。它在我脑海中就是一个强硬的权威和老师,在来访吞吞吐吐说出自己的困扰时,以完美的逻辑、详尽的分析、推枯拉朽式的辩论,引导来访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从此过上理性思考和行为的理想人生。

      当然,这是个偏见,还包含了一个或多个不合理信念。比如通过咨询,就能获得完美和理想的人生。

      老师对理性疗法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的介绍,让我一下扭转了其中一个印象。作为一个原本极为害羞的人,他在一个月的时间,对一百个经过他坐的长椅边上的女孩提出约会,通过这种方式他打破了一个顽固的心理障碍。等我再看到治疗技术中羞愧攻击练习这一技术的介绍,看他如何身体力行地倡导来访通过完成一些对社会习俗的小挑战,来告诉自己"即使有人认为我们很愚蠢也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比如用最大的音量唱歌,在他人的讲座上问傻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在我脑中固有苏格拉底辩论者的形象终于轰然倒塌,换成了被拒100天挑战里拿着奥运五环甜甜圈的蒋甲先生,换成了问吴亦凡"你吃了吗?"的北大女生李雪琴,换成了抖音或快手里那些挑战常规展现自我的普通你我他。

      当然,幽默和羞愧攻击练习只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治疗技术中的一部分,真正REBT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之所在,是ABC模型。

认知疗法作业

      其中 A 是既存的事实、启动性的实践或是个体的行为或态度。C是个体的反应或是个体情绪与行为的结果;个体的这种反应既可能是健康的,又可能是不健康的,A(诱发事件)并不是导致C(情绪结果)的原因,相反,B-个体对A的信念,才是C(个体的情绪反应)的根源所在。所以个体要为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混乱负有主要责任。

      而D是指用来帮助个体挑战不合理信念的方法,这个抵制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成分:侦测、辩论与分辨。

      现在就让我效仿周伯通来一段双手互博,看看能否借助ABC模型改变我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

      艾利斯认为人们并不需要他人的接纳与爱,而且自我责备是我们大部分情绪困扰的来源,我很不以为然,人怎能不需要爱呢?自我责备分明是让生活变好的动力嘛,而且生气愤怒不经常是指向他人的,何来自我责备是大部分情绪困扰来源之说呢?

      然而生活并不响应我的种种想法和念头。前阵子,我给一个朋友发微信,麻烦他帮我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他帮了,我对他表达了感谢和对他技术的由衷赞叹。然后我又想到另一个技术问题,再次请教他,结果石沉大海,没了下文。我一开始以为他没看见,结果等他发朋友圈,我才意识到他可能有意不回。

      我当即非常恼火,我发微信你看见了竟然故意置之不理,还是不是朋友?!要不要玩个拉黑?

      那在ABC模型中,A是我发了微信求助对方不回应的事件,是既存事实,C是我很恼火,责备对方。而辉耀其中的信念B,则是我求助对方,对方就应该回应,"他人必须以体贴公平友善的方式,按照我希望他们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他们就是坏人。"别人就不能拒绝我的求助,即使拒绝,也得及时回应。

      继而,我试图理性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我无偿一而再再而三利用朋友解决问题,让朋友觉得很恼火?我怎能做这种事呢,这真太糟糕了,我怎么能变成这种无耻占用他人劳动成果的人?当我思考至此的时候,我不再生朋友的气,开始自我责备,并开始想怎么才能让朋友原谅我的无耻。

      我成功地用自己的"思考"做了艾利斯理念的完美注解,用另一个信念B让自己沮丧了。那就是别人拒绝我,意味着我求助的行为是错的,我做的不对。可能在最早的时候,同时还有另一种信念,就是"我没能得到我想要的,那简直太糟糕了,我根本无法承受。"是这个基础理念触发了我后面一系列的念头和情绪。

      到现在,针对此次事件我完成了D过程中的侦测,侦测到了三个不合理信念,现在进入辩论环节。

      我可以求助别人,别人是否一定不能拒绝呢?那我是不是也不能拒绝别人提出的任何要求?我能否做到微信时时回复?不错过别人的任何一个微信?

      答案虽然都是是否,但在问的过程中,我看到我的不合理信念其实影响着我诸多行为,我不愿意拒绝别人,我也不愿意别人感受到被拒绝,所以我总是尝试去做我能做的,也尽可能快的回应别人的微信,哪怕经常会打断我自己做事情的节奏。

      但事实上,我无意中不但在以这种种不合理信念要求自己,也在要求他人,就如同这小小的微信回复事件一样。我能否真正接纳自己也可以拒绝别人的求助?我是否也能接纳我做不到即时回复他人的微信?我是否给自己和他人都捆绑了一些过于沉重不必要的要求?

      得不到帮助不等于我无法完成这件事,拒绝也不等于关系破裂。想通了这些,我又给这个朋友发了一个微信向他确认,并表示对他之前帮助的感谢。他回应自己当时太忙了,而我的问题并不是几句话能简短回答的,也需要我自己查一下资料,这样我也才有可能技术上更进一步。

    这时我意识到他是期望我在提问之前做出更多的思考,和资料收集,而不是养成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的习惯。

      此时,我的博弈才算告一段落,进入E阶段,建立新的人生观,我可以求助,也可以被拒绝或拒绝他人,拒绝不等于否定我自己和他人。求助同样也需要有效的方式方法。

      这时F,一系列新的感受开始出现了,我感到豁然开朗,轻松而自在。原来当我盯着一个微信是否回复的事件时,一个小黑点变成了一片黑幕,当我放下那些旧的信念时,我才发现,我原本关注的是我求助的事如何有效的得到解决,能否在其中提升我自己解决相关事务的能力。就像一副画,打开了隔在我和它之间的百叶窗,移走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我终于看到它原本的绚丽。

     

   

     

       

相关文章

  • 认知疗法作业

    seed课程第八次作业,结合生活经验,选择自己的一个不合理信念诱发的负性情绪或结果(ABC),运用认知行为流派的方...

  • (7)认知疗法 3M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已被成功地运用四十多年。MartinSeligman 是认知疗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 Beck 一...

  • 导图导读《认知疗法》之会谈结构化(上)

    0、前言 上次分享了《认知疗法》的概述部分,相信大家对认知疗法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可是认知疗法究竟该怎样操作,具...

  • 第六周03合理情绪疗法

    认知疗法之一

  •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

  • 流派心理咨询与疗法技术-贝克认知疗法

    晶阅读 第1天 流派心理咨询与疗法技术 ——贝克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

  • 我个人的心理咨询模式(三)

    正念认知疗法(MBCT) 我为什么选择正念认知疗法,作为自己心理咨询模式的重要架构内容之一? 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

  • 《终结拖延症》读书笔记

    ❓我听到了什么? 《终结拖延症》 作者:威廉·克瑙斯 简介:认知疗法的专家 认知疗法证明了是可以用来治疗抑郁症的,...

  •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读后感

    看似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本认知疗法的书。 通过改变认知,调整我们的情绪,进而调整对孩子的行为。 认知疗法的原理:直...

  • 21天冰山日记之第1天8.29

    事件:今天参加读书会,练习认知疗法。自己作为咨询师没有找到感觉,有些儿慌张。但看到牟老师找到了认知疗法的感觉非常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疗法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x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