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雍正十二年,辉发那拉族中的一位十六岁姑娘嫁入皇族。辉发那拉属于镶蓝旗,是八旗中地位较低的一支,而辉发那拉族自努尔哈赤时归降满人后,家族里也就一直没出现过什么重要人物。
此时,这位辉发那拉小姐很可能就是家族的希望,因为她要嫁的是和硕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
雍正的儿子多早夭,成年的儿子里,弘时于雍正五年触怒皇帝而被削了宗籍,弘昼则放浪不羁显然也不是储君的合适人选。唯有一个弘历,品貌皆端正,且自年幼起就颇受雍正的重视。满清虽无立太子的传统,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弘历必定是雍正密定的储君。虽然这位辉发那拉小姐只是嫁为侧福晋,可他日弘历登基,她必也能被封一个品阶不低的皇妃。
这前途,怎么看都不差。只是除了前途,有谁过问过她的喜乐呢?
那拉氏嫁给弘历时,弘历二十三岁,青壮之时,且相貌俊朗,又身份高贵,绝对是少女们难得的爱慕对象。只可惜,那拉氏晚了七年。她入宫时,弘历身边已有了一位嫡福晋,早她七年入宫,与弘历同庚。有时候,男人爱的,不一定是那个更年轻的,而是更能与他心性相通的。
青年时期的乾隆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弘历即位,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侧福晋高氏为贵妃、侧福晋那拉氏为娴妃。乾隆二年,一起行册封礼。
是的,她的册封礼是和皇后一起举行的,只是此后多年,后宫中的悲喜似乎和她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乾隆三年,嫡长子永琏夭折,仅八岁,帝后皆大恸。永琏夭亡,乾隆向外宣告,他早已密定永琏为皇储,所以要以葬皇太子的礼制下葬永链,谥号端慧皇太子。清代的嫡长子没有自带继承权的特权,所以这其实是乾隆给皇后和嫡子的殊荣,尽管是那么悲伤。
那时的那拉氏也一定会认为这是殊荣,且这样的殊荣似乎永远与她无关,毕竟,入宫数年的她,连个孩子都没有。
没有皇帝的宠爱,也没有子嗣需要养育,能做的大约就是侍奉皇太后了。就这样,时光又平静地走过了几年。乾隆十年,后宫选秀,又一批秀女入选晋封。随着新人入宫册封,她这样的资深皇妃自然是要被抬高地位的,于是乾隆十年,做了十年娴妃的她晋封为娴贵妃。同时晋封的还有纯妃、愉嫔等,她并不特殊。
不特殊的她不知那时有没有注意到人群中多了那么一个新入宫的姑娘,出生于正黄旗包衣(包衣就是家奴的意思),姓魏,年十八。魏氏虽出生不高,却入宫即为贵人,还未册封就晋为嫔,封号为“令”,是取自诗经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令妃画像不过注意到了又怎样,这后宫多的是受宠的嫔妃,不多这令嫔一个。
02
乾隆十一年,三十五岁的富察皇后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永琮,乾隆作诗庆贺,毫不掩饰他对这个儿子的重视。只是这么一个含金汤匙出生的皇子终是福薄,仅二十个月便夭亡了。
第二个儿子的夭折给了富察皇后致命的打击,数月后就病逝于东巡回京的途中。
连失嫡子与爱妻,乾隆大悲,亲自停留在德州料理皇后丧事,并一路护送皇后梓宫回京。回京后,乾隆做《述悲赋》悼念亡妻,并亲自为亡妻拟定谥号为孝贤纯皇后,而皇后生前所住的长春宫一切陈设如旧,不许其他妃嫔入住,直到乾隆退位。纵是如此,乾隆犹觉不够,他还提高了丧仪规格,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等照京师治丧,举国同悲。
富察皇后出生名门,嫁入皇家又深得皇帝喜爱,一生育二子二女都颇受皇帝重视。她原本有那个时代的女子难得的幸运,可再多的幸运都抵不过命运的戏弄。这人生的起落沉浮往往不可琢磨,就像已经冷清惯了的那拉氏,可能也不曾料到,那些看着遥远的殊荣,有一天会倏然而至。
富察皇后画像富察皇后薨逝后,皇太后懿旨册立新后,并指定新后人选为娴贵妃那拉氏。那时的宫中,论资历论地位,确实没有比那拉氏更高的了,这皇妃晋封也得按资排辈,除非有皇帝特别宠爱的。
那拉氏确实是最适合的新后人选,可皇帝却发上谕回自己的母亲说:“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恩深谊挚。遽行册立。于心实所不忍。”他不愿意富察皇后刚刚离世就册立新后。是啊,在白月光一般的富察皇后面前,她算什么呢?
可那时乾隆正值盛年,后宫又诸事繁杂,确需要人管理。于是乾隆折衷了自己的意愿和太后的旨意,晋封娴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同时,令嫔晋封令妃。
作为皇贵妃的那拉氏尽心管理后宫,悉心照料太后,未尝出错,终于两年后,她这位副后可以转正了。乾隆十五年,辉发那拉氏册封为皇后,辉发那拉族由镶蓝旗抬入正黄旗。终于,在隐忍了近二十年后,她成了家族的荣耀。之后,皇帝对她也上心了很多。乾隆十七年,三十四岁的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皇十二子永璂,后来又诞下一女和一子。
清代皇帝大婚图一切算是完满。寒来暑往二十载,她熬过空庭春晚的寂寞,也顶住了玉带蟒袍的压力,终是走到了她能走的最顶端,抬起了整个家族的地位。只要她愿意,只要她安稳地坐在皇后的位子上,她的儿子至少会被封为亲王,她若晚于乾隆离世,无论哪个皇子即位,她都会以嫡母的身份成为母后皇太后。
可这一切荣光都需要她愿意。
03
乾隆三十年,为后十五年的那拉氏随乾隆南巡,南巡途中忽然与乾隆反目,后自断头发。乾隆大怒,令驸马福隆安送皇后回京城。南巡结束后,回到京师的乾隆立刻收了那拉氏自娴妃至皇后的四份册宝,裁减佣人至仅剩两人,并将其幽闭。
一年后,那拉皇后薨逝。此时乾隆尚在木兰围场游猎,听闻皇后薨逝并无悲容,只命人按皇贵妃礼下葬,而实际下葬礼制仅相当于嫔。没有谥号,没有祭享,辉发那拉家族也由正黄旗再度降为镶蓝旗。实际上,那拉皇后已成为废后。
后人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好奇,到底是什么能让皇后如此愤怒于皇帝,甚至不顾家族不顾子女而自行断发。于是好奇之下,就有了诸多猜想和附会,一个比一个煞有介事,又一个比一个更不靠谱。
2017年年末,南京博物院推出“走进养心殿”特展活动,其中一封阿哥呈给乾隆皇帝的请安折似乎露出帝后反目的一些端倪。
乾隆朱批请安折请安折不过是向皇帝的问安文书,本没有什么意思,可这封请安折上写满了朱批,所批之事竟全与皇后断发有关。
朱批写道“俟进宫请旨,再传旨与潘凤等:皇后疯了,送到宫时在翊坤宫后殿养病。”在乾隆看来,皇后疯了,并且他也要用这样的理由告知他人。可皇后为什么疯了呢?朱批上还写道“跟了去的女子三名,当下你同福隆安审问他们十八日如何剪发之事,他们为何不留心,叫他们出去他们就出去吗?要寻自尽难道他们也装不知道吗?问明白每人重责六十板打发往乌喇。”
这就有意思了,敢情乾隆自己也不知道皇后为什么剪头发。从这一句也可以看出,皇后是屏退了左右,一个人剪了头发,并没有和乾隆产生过激的冲突,至少表面上没有,所以乾隆也要责问宫女皇后剪发的事情。
那么皇后是因为神智不清剪了头发?就像乾隆说的那样“皇后疯了”?但从皇后剪发前屏退左右的行为来看,皇后是很清醒的,她知道她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样才能做成。
朱批里还有一句,也值得琢磨,即乾隆说“皇后此事甚属乖张,如此看来,他平日恨我必深。”
“他平日恨我必深”——这才是一切的缘由。如果帝后平日和睦,即便皇后忽然行事乖张,皇帝也不会说这样的话。由此可见,十多年的宫闱纠缠,夫妻间早就积累了化解不了的矛盾,皇帝自己也深知,所以才会断言皇后平日里就恨他。而最后断发也不是皇后忽然的爆发,而是日积月累的无力之后做出的了断。至于到底是何事成为最后的稻草,恐怕只有皇后本人知道了。
断发触犯国俗,必触怒皇帝,其后果那拉皇后怎会不知。但她就是用这近乎自毁的方式做无声的反抗,虽然不能撼动皇权毫厘,却让人肃然而敬。百年后,末代皇妃中有一位淑妃更是向皇帝提出了离婚,如那拉皇后一样,无力却决然。
辉发那拉皇后离世四个月后,令贵妃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
过往多少事,像是在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