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你有什么关系?《思考,快与慢》共读Day3实践和思考

作者: 胡奎_Reborn | 来源:发表于2017-06-25 10:25 被阅读70次

今天的作品,以后再也不称之为作业,直接扔掉这个可能带有负面色彩的概念,主要是从思考和自己关联的角度来展开的,会针对今天共读中我所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的使用主动阅读的方法来实践。

目的:

找到把知识和自己进行关联的方式

目标:

产生一篇简书文章,要求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进行关联(我目前的关联方式是:问自己可以使用在哪些领域,如何使用)

关联过程

对象(笔记原文):

行动的重要性本质的逻辑是控制身体是大脑发出的神经电流传递到肌肉上,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有孩子后,越来越能理解神经电流从大脑发出,往身体各个方面传播,外面得有个绝缘体包住,才能穿的很远。小婴儿通过不断试错,会在神级通路上包一层髓鞘质,加强动作的精准性。思想大约也是这个逻辑没有秩序感,电流被其他内容吸引,一下子就分散了。每天早上活动,就是不断强化电流的传到。

关联(主动阅读):

说的是什么?

行动和思考的本质是大脑的神经电流传递,神经电流传递想要跑的快、跑的准,就一定要用绝缘体包裹。秩序感就是那层绝缘体。

怎么说的,结构是什么?

先说了结论,本质是神经电流传递;

再用神经电流的特性来类比,产生启发;

最后得出结论,要通过加强绝缘体包裹(秩序感)来保证神经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说的对么?

说的对,我认为对的依据是:

假设正确:人类的活动是由大脑的神经电信号支配这件事情依已经是被科学证明的事情。

逻辑推导严谨:人类本身的任何活动都是有大脑通过神经电信号来支配;思考属于人类本身的活动;所以,思考也是由大脑通过神经电信号来支配。所以加强神经电信号的快速、准确传递的方法也适用于加强我们的对某一个思考框架的内化过程。

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可以能用到什么领域?

几乎任何学习过程。

如何应用?

这个理论给了我们一个训练路径:

  • 找出回路:需要训练的对象
  • 建立回径:首先要建立需要学习的内容的关键心理表征。
  • 准确传递:跑通一两次刚刚建立的路径。
  • 强化回路:不断重复跑这个路径,同时修正之前的一些错误假设。

关联小结

刚刚的整个过程使用的就是我从笔记中得到的逻辑(思考的本质是神级传递):

  • 找出回路:主动阅读
  • 建立回路:使用主动阅读四个问题(行为)
  • 准确传递:不被既往的不好的阅读习惯干扰,就带着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读,并作出回答(奖励)
  • 强化回径:反复使用这四个问题来阅读。

以上行动还可以加一些TMBRT的套路 :

  • 触发:需要理解和消化知识
  • 之前行为:不懂方法死读书
  • 现在行为:使用主动阅读四问
  • 奖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深触发灵敏度提升

思考题:如果你想逃避,你问问自己,做出逃避这个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先要定义逃避,逃避什么?我觉得应该是逃避困难?那所有的逃避困难都是不对的么?假如你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不是汽修工,以后也不会以修汽车为生,你现在面临两个挑战:

  1. 四个月完成《思考,快与慢》的共读活动,
  2. 四个月内学会修理汽车。

你会选择哪一个,放弃哪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都会放弃第二个选项是吧,但是这个放弃,算是“逃避”么?

我想大家也不会这么认为,那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需要回答的问题,明确逃避的对象。

澄清后的问题:一件对你来说应该做的事情(这件事可能有很大收益,甚至巨额收益)上,你想逃避,做出逃避这个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这次的共读活动,我就有想过逃避。

为什么会做出逃避的判断?

我觉得原因在于「我觉得」太困难了。

你的感觉是否准确呢?

这个感觉我目前无法判断其准确度。

那假如你的判断是准确的。为什么困难就一定要逃避呢?

因为我觉得我要迎头挑战的话,困难会让我受伤。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因为我心中挑战困难这件事具象化出来的感觉都是负面的,别人的嘲笑,自己身体被搞垮,遍体鳞伤。

为什么你会有这些具象化的想法,而不是攀岩,极限运动那种勇于挑战自己的豪迈感呢?

我觉得极限运动会特别危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的逻辑差不多是这样的:挑战困难会让我联想到危险,并会给我带来伤害。

再分析一下,想到困难就会想到危险,这一条可能是外部环境(电影、电视、书籍)等刻意营造的,电视上的英雄都是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困难伴随着极度的危险)而我不假思索的就接受了。现在冷静下来看,就拿共读这件事情来说,持续做下去,会有什么危险的地方?会缺胳膊少腿么?显然不符合逻辑。

至于挑战失败带来的那些挫败感、别人的嘲笑等自认为的伤害等,都是因为格局太小,只关注现实世界的短期收益。根本没看到失败带给我们的也是非常宝贵的反思机会,如果能好好反思,调整假设,我们就更可能从因上找到解决问题更根本的方法论。这个价值远比克服一个困难带来短期收益要巨大。分析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下面两种情况:

  • 挑战成功,解决了困难(短期收益),反思(更长期、更巨大的收益)
  • 挑战失败,进行反思,可以帮我修正假设(更长期、更巨大的收益)

因此,要做的事情也很明显了,就是找准应该做的事情,持续做下去,结果不用要,要持续反思,因上努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白饭:好棒,关于行动和思考的深入解释对我很有帮助。而实践的部分也非常细致,这都已经预习上了啊!
    胡奎_Reborn:谢谢,一起加油。:smile:

本文标题:这和你有什么关系?《思考,快与慢》共读Day3实践和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pl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