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在南通,上海是我们二三线城市小市民向往的梦。妈妈结婚的那个年代,女人以去上海照婚纱照、去上海买衣服为炫耀。是啊,上海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它既摩登又古老。小时候,住上海舅公家,吱呀的木地板、从屋里伸出去的晾衣竹竿、紧凑的房子,想想大都市也不过如此;可是走出街,没几条马路就是大商场,就是甜品房,晚上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莲花楼顶绚丽的光芒。摩登与烟火气就是这样共存于上海。
《上海的风花雪月》不是爱情故事,而是城市历史的缩影,是上海的时光印记。陈丹燕在一次次扫街、访谈、拍摄中寻找上海的过去,对比上海的如今,写街道、房屋、人群、肖像,写梧桐树下百年的喜怒哀乐,很多故事都让人动容:白发苍苍的及时行乐,那些读过圣约翰的老人们的咖啡聚会,说说话、解解厌气,走时互道珍重最令我印象深刻。陈丹燕在书里写“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真正看到过从前的上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年轻人生长在一个女人没有香水、男人不用讲究指甲是否干净、街道上没有鲜花的匮乏的时代,所以他们就这样靠着对旧东西的想象而成了怀旧的人”。想想,好像也是啊,这几年复古咖啡馆、复古穿搭等等复古风潮再度袭来,我们忙着看展览、看博物馆,买旗袍、拍旧写真,可是我们好像什么都不懂啊。“这城市破败而精美的建筑”就是我们怀旧的理由。我们爱那复古的风潮,只是好像爱其表象,而不知其中的荣辱、惊惶、颓败与无奈。
城市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根,张爱玲、王安忆、陈丹燕,还有年少时看的安妮宝贝,上海在她们笔下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我不断翻开关于上海的故事,想象旗袍舞动下的花样年华。
我看的《上海的风花雪月》是再版了,严谨的陈丹燕又再次探访了一版时采访的人和地方,补充了十年后那些地方的样子,而再版时很多她采访过的人也已不在了。
很喜欢的一本书,可以看到上海骨子里的那些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