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作者: joice810 | 来源:发表于2019-11-25 21:18 被阅读0次

      最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除了陪孩子以后都分配给了看《奇葩说》,这是继《超级演说家》后,又一档让我深陷其中的综艺。之所以好看是在每次正反方的观点中自己一次次的被震憾和感动,这又是一次认知的刷新!每次好像正反方的观点都有很强的说服,我甚至一度觉得这些人存在在职场或生活中是不是会发生一些很可怕的事情,就是通过语言说服别人或是老板做出一些决定,而这些决定我们很难精准的百分百的去预测到我们当下采取的行为行动能实现的具体结果,我是这样理解的。语言的力量!好像出来社会和学校的求知有了很大的颠覆性的变化,学校的知识我们基本都有标准答案,我们出来社会遇到的上级领导和公司都在给我们灌输他们所希望我们认知并接受且采取行动的“标准答案”,但是真的有吗?有一个词不停的反复的出现在我脑中——“边界”。什么是“边界”?我理解就是所谓的对错中的平衡,这个平衡是维系我们自我在社群中的关系的平衡。这让我再次回到陈海贤老师的书中内容《了不起的我》,我极度渴求去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去处理好自己所处的社群环境并在其中让自己平衡。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我们因为在关系当中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才有了“自我价值”的认知!如何学会发展关系中的自我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要先抛开自己原有的以为,来重新认识和定义“自我”。关系中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这四个层次帮我梳理了下自我,我是无法逃离关系的,所以我应该接受它;但是我当下的关系对象和场景不一样我的表达和行为方式会不一样,不要去苦恼或接受别人给自己的标签,这种不一样的反应是正常的;如果要改变也是因为身处关系中,所以要学会去改变这段关系本身,而不是质疑自己;最后有些看起来不能改变的其实可以改变的事,追根究底是我们自己的不热爱,所以我们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我们要先学会接受和认同,在厘清关系中自我的角色后,再去尝试改变。

      所以我们在每段关系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一直非常认可这一点,但我从来没有深想过“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一点让我陷入了思考,期待中有隐性的要求,“要求”和“期待”有时候让我们被迫在这段关系中表现出的行为,这其实也时常让我很左右为难,有被迫的“绑架”感。老师有讲到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首先,在回应对方之前要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其次,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最后,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所以在每次关系场景中,我们要学会知道自己和对方期待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不要先处理情绪,应该先思考角色,最后我要用“期待”的样子真诚的表达期待,不要用要求去绑架。这让我们对近期不愉快的关系中有很多的释然!了解关系中的角色,才能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当我们了解关系中的角色后,我们如何来实现自我希望的“角色”呢?倾听——“听”和“说”。看起来简单的听和说,往往却是大部分人的缺失,我们听到的真的是真实的吗?为孩子上不上奥数而争执的夫妻,争执的真的是孩子要不要上奥数吗?其实争执的背后是我对你的抱怨,妻子抱怨因为你长期加班对家里缺少照顾,所以现在无权干涉孩子的决定,丈夫抱怨的是妻子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局外人,所以想要参与。这都是彼此对对方角色上的期待产生的抱怨。我们要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老师教给我们三点: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二,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总结起来就是我们要清楚且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角色,并通过“听”和“说”来达成共识。掌握关系的语言,就是掌握人际关系的密码。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在人际关系中体现的,这不仅是职场还包含我们的家庭和日常,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问我们是否清楚自己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的角色?每一种关系中我们都有一种自我的角色定位,我们只能清楚自己的角色以及对方对我们角色的期待,且我们也愿意接受它,那我们才能真正的开始角色的演出,如何演出呢?当然主体呈现方式还是“听”和“说”,“听”真实的话,“说”对方期待共识的话,然后一起用行为演绎,掌握角色沟通和行为的边界,这才是真正的接受和发展“自我”!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相关文章

  •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最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除了陪孩子以后都分配给了看《奇葩说》,这是继《超级演说家》后,又一档让我深陷其中的综艺...

  • 📖一页纸·石上家奇遇共读《了不起的我》第三章

    第三章: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20~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21~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22~关...

  • No.23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No.23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见: 角色:角色是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

  • 产品思维8月学习分享

    李蓉蓉《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感受之“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语言”。 一、关系与自我及自我发展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

  • 关系中的角色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当我们脱离的个体角度的桎梏,进入了关系...

  • 《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笔记-(7)

    本次笔记包括了《自我发展心理学》的第25讲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关系中的角色互补”。 你喜欢在不同关系中自己的角色吗...

  • 自我发展心理学23丨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关键点:一、在关系的视角上,要怎么看待自我? 答:在不同的关系中,我的角色和位置...

  • 自我概念的一点理解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

  • 自我实现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

  • 晨间日记

    早晨上班路上,边开车边听得到课程,听的是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这一节。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展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sd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