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军迷
从战狼与建军大业想到的。

从战狼与建军大业想到的。

作者: L猪尾巴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02:12 被阅读48次
战狼2 & 建军大业

头一回一天之内在电影院看了两场电影,还是同类型的。战狼2和建军大业。同学群里惊呼,哇你居然一天看了两场这么燃的电影啊!没错,一来是认真乖巧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好好洗洗一个月英国学习生活玩耍带回来的自知的和不自知的英帝小布尔乔亚的浊气,二来是沉迷兵哥和铁血男儿革命先辈的精神美色不能自拔。玩笑话,革命先辈们说美色确实不合适,显得不够尊重与严肃。不过那若干并不比键盘坐着的你你我我年轻的热血男儿,当然还有女中豪杰,放下笔举起枪,奔向彼时无法看到的光明的时候,确实帅得惨绝人寰,前无古人。

建军大业中印象最深刻的以下。第一,毛泽东拒绝任弼时瞿秋白邀请其前往上海任职于党中央时,说,老天下雨下它的,我干我的。虽然现在是黑暗,但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他为何能够在慢慢黑夜中看到遥远的光明,并且相信它?第二,在党内对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以及工农武装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时,周恩来读到了毛的发言稿,即刻前往武汉寻找毛泽东,并与其珠联璧合。那个重重的握手令人动容。为何周恩来能在一边倒时相信毛泽东,或者说相信自己的判断?第三,贺龙胡子出身,两把刀拉出队伍,为何能够在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并且国民党许诺给其枪支金钱和兵工厂等去年好处的前提下选择南昌起义选择站在共产党一边?第四,剧中如陈毅粟裕一样的年轻士兵,他们虽然坚信将来一定可以听得懂毛泽东同志的观点,但在当下是一知半解的。更或者说,粟裕陈毅之外的千百万年轻士兵们,名字无法被历史记住的士兵们,他们是如何能够看到新中国的出路并不惜牺牲的?

这样说下来显然答案是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对革命前途的乐观。这自然完全正确。但不容忽视的是自然也存在目标路径不相契合的状态。目标正确路径也并不一定会正确。信仰等等也许只能作为必要不充分条件,而非一定会导向正确的方法论。今天的我们,坐在历史书面前,坐在电影荧幕前,坐在电视机前难免以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架势指点历史,恨不得自己生在那个乱世,恨不得翻身上马拿着马克沁到处突突最好建功立业流芳百世啥的。小时候经常这么想,甚至还想着生在峥嵘岁月里,这些帅得惨绝人寰的英勇前辈,随便跟着一个,尽忠尽责或者狐假虎威,怎么着也能混出个人模样了吧。现在不敢想了,且不说是不是怕死是不是敢开枪,仅仅是路径的选择,你能站在符合历史趋势的一方吗?你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听从大众的声音一致同意或多数制,什么时候又该坚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如果我在历史中,必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无数次的选择,谁知道哪一次历史就会将我淘汰。

没有见识没有思考的能力,也没有胆识。甚至不敢嘲笑张翰战狼中剧开始时二世祖一样的吊儿郎当装13的样子,因为自己深知,换做你,你还不如他。你敢带着几把枪在战乱的异国他乡守个工厂吗?你能想象明知道自己没有活下来的几率明知道没有获救希望的前提下战斗直到生命终结吗?你不能,或者说是,不到事到临头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你连想象都完全不敢,只能心情复杂得像个懦夫一样躲在屏幕前一边看电影,一边庆幸得亏是和平年代是我繁荣的大中华。然后心中默念此生无愧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之类的。毕竟你连在乱七八糟的世界中整理出清晰的思路且不受各种横七竖八的影响都几乎做不到。

电影或许会有主角光环,可历史本身没有啊。历史是由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尽管有很多人与历史同行却写不进历史。但有另一部分人,却因与历史背道而驰而离历史越来越远。

可能是学社科的,总是不停地试图用辩证的观点看各种社会问题,总是尝试两个方面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总是无法得到一个明确的属于自己的观点。又可能是学政治学的,总是看不惯朋友圈里观点极端但令人瞩目的观点,总是试图找到其鲜有存在的逻辑线到并不想与其辩驳,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脑子里那肯定是比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还难的,况且,还是要挨打的。一方面不同意朋友圈里那些仿佛刻意与主流声音背道而驰引人注目的行为,感觉他们哗众取宠,仿佛觉得不批判点什么自己就不像文化人不像个小知识分子。另一方面,是不是我自己心中也有这种对凡事批判的声音,只是被我为了与这些背道而驰的声音强行背道而驰,从而刻意忽视了呢。我与他们又何尝不一样呢?如果说他们想标新立异,那我又在可以标榜些什么呢?并且,仅仅两年的政治学又学的到什么,又凭什么就觉得自己比有些人有逻辑有想法呢。

所以有时候各种有的没的就会想很多。比如战狼2和建军大业。下意识我是震撼的,感动的。但接下来紧接着又会想到,这是思想建设的一部分吧,然后就能理解有些对其的批判。然后又会说服自己认同这样的思想建设,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啊,而且这种国民认可度高的主旋律必然是思政教育的成功案例。潜移默化得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中国自信又有何不对呢。

说是洗浊气,也是半玩笑话。从英国回来,似乎总有些不太习惯的地方。但这种不习惯不可能是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与批判。因为在外的时候,对比之下是无数次的感慨,社会主义好,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有人说,墙内的公知,到了墙外很大程度上会变成五毛。况且我本身就是一个小粉红。在英国的时候会找出其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来后也会发现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

人在外,才更会因为自己国家的强大而热泪盈眶,才更会为自己国家和自己国家的一切奋力辩解。比如东盟课上关于南海问题的讨论,比如PPE课上关于共产主义与康德的阐述。比如适时得看了一条关于撤侨的推送,几年间,中国的撤侨能力再不容小觑,再也无需在跟美国协商好的两分钟内直升机降落撤侨。比如看到更多得made in China和变少的made inChina都能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进步。比如看到异国他乡至今勤奋的中国人,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并不只是政治课本的知识点,而是实实在在的汗水。

中国尽管以超乎寻常的中国速度腾飞,但中国所需要的仍然是时间。历史的鞭策下,落后的前提下,没有时间允许中国不急不慢得发展,所谓稳中就进也还是要求进。因为落后惯了,怕了。宁愿要跌跌撞撞地前进,也没有人愿意接受平稳的静止。而英国,恰恰是似乎停滞一般静止得发展,四点日出,八点店铺开门。下午六点所有店面大门紧闭宣布谢客,然而十点才不见太阳。地铁火车仿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那个时期是先进的舒适的,然而似乎早已不适应当今科技的极速前进了。但英国人依旧不慌不忙得前进,有好也有不好。好是好在他们存在足够的时间锤炼国民素质,不好可能不好在错失了近一半创造GDP的时间。

中国用不到三十年,追上近百年的发展。中国的问题,诸如被批判的国民素质等等的问题,实质上都是时间的问题。当看到剑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一个白发苍苍但依然身材很好衣着年轻熟练操作电脑相机和打印机的老太太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而这差距可能就是时间的差距。发达的时间短,导致我们的老年人,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的老年人不会有多少。或许到我们这一代人老去的时候,国民素质是会提高的,赶英超美才会在软实力上真正体现。差的,就是允许中国稳步前进的时间。

时间的问题需要时间解决,但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容不得等待时间与等待发展,如何做,我无法得出结论,但我认为中国的发展很不容易很不简单。一味刻意批判的人,希望可以思考,如果是你,你怎么做,你能确保自己的选择不是历史淘汰的方向吗?如此想,对英国的恋恋不舍与是否爱国无关,其实是与电影散场的感觉是一样的,是把自己从毫无杂念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的新鲜世界中,一下子抛到一个需要努力需要工作的世界中时,自己的无力感。其实,可能还是懒吧,是对安逸的心理趋向与行为惯性,所以会有所谓的突然回来空虚寂寞的感觉。想哪儿写哪儿,试图追求调侃诙谐与谈笑风生,似乎不成功也还没有逻辑,以上。

2017-8-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战狼与建军大业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ub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