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认为把知道的东西践行了,按照知道的去行动就是知行合一。最近对知行合一有一些新的思考。
知行合一我觉得应该有学、思、悟、知、信、行六个环节。
第一步是学习。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高人指路,海量的学习各种知识。
第二步是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对学到的东西不主动思考,只能是知识的搬运工,忙忙碌碌,耗时耗力,看似勤奋,实则没有入脑入心。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应该三七开,至少是五五开,留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所学。
第三步开悟。这个过程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思和行不断磨合的结果。只有思考,没有行动,就如同只有大脑,没有四肢,你想的对不对,没法通过实践去验证,所以只能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根据自己的思考去行动,一次还不够,要不断的探索、调整,直到透彻的了解。这个过程是煎熬漫长的,因为你无法保证一击即中,甚至期初的行动可能和目标南辕北辙,但是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哪怕失败,也算是验证一次此路不通,继续重拾旧山河另寻他路。
第四步理解。对一件事开悟后,才算真正的知道,才算入了门,才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事。
第五步坚信。知道了,也实践过了,是不是就是知行合一了呢?不一定,因为人是复杂多变的动物,刚开悟,但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外界一诱惑就找不到北了,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这一步也非常关键,是一种内在能量,对正确的事情矢志不渝、坚定不移。
第六步是行动。这个行和开悟中的行不一样,开悟中的行是尝试,会有偏差,会有调整。而最后一步的行动,是对正确的事持续去践行,行出坚韧、行出成效。
以上六步不是单向向前的,向前受阻时,可以反向去找答案、去修正。比如思考不足,就反向扩展学习;如开悟不够,就反向启发思考;如知道的不够深刻,就反向加强开悟;信仰不够坚定,就反向加深理解;行动不够坚持,就反向深化信仰,有时候要反向好几步,有时候甚至要重头开始。
当然,向前顺利的话也是循环上升的,通过行动得到更多的成效,又会激发去学习新的知识,再次开启六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