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策略稍微有点难度,就是大家要试着画一下自己的家谱图。通过家谱图,我们可以找到适合的发展目标。首先,家谱图里面的男性用正方形代替,女性用圆形代替,形状里面写年龄,当事人加双线。我们要至少画祖孙三代的家谱图。画的时候从下到上,先画这个孩子,标注他的性别,年龄,学历,性格,特点,疾病等等情况,然后往上划出父母,用一条,折现把他两个人连接在一起。以此类推,画出他们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父母,每个人的形状里都标出年龄,形状的外面标出学历,职业,爱好,疾病等情况。如果有人死亡,写出他死亡时的年龄,并且在形状上面打叉号。
家谱图面图里面有很多信息,我家族的学历特点,职业特点,还有性格特点,有些还隐藏着家族的秘密。比如一个拥有高学历的家族,他们对孩子的成绩是比较在意的。而一个多数人在经商的家庭,对于学习成绩可能要求就不那么高了,可能更在意人脉的累积。
所以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定的发展方向,人脉资源,这对于父母给子女确定发展的目标非常关键。
这里面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疾病是有遗传倾向的。尤其是孩子得了抑郁或精神分裂的,通常家族室里面是有这种因素的。那反过来,家族如果有这种人,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对孩子有更多的关注和包容,就要对他的敏感和多愁善感有更的理解。
第四种造成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就是没兴趣,也就是我们目前提的比较多的空心病!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他的动力值有可能是0,也有可能是10。在一次心理课堂上,我们探讨学习的动力,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有为了使家长开心,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对象,挣大钱,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人类做贡献,不被老师批评,不被同学看不起等等。
大概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同学没有非常长远的学习目标,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甚至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造成这种动力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父母的边界不清,把孩子的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学习为了父母的概念,衣食无忧,缺乏劳动,精神世界匮乏等等。
我们的对策只能是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定不要染指孩子的学习!我这里说的是完全看着学生做作业,为学生安排一切学习内容的家长!
当然,治疗空心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办法,一定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学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所以我认为读名著可以帮我们思考人生,名人传记,能够帮孩子树立价值观,读自然科学,能够探索生命的意义,读诗词歌赋能,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
所以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从此刻开始阅读吧!不仅对孩子管用,对家长尤其管用!
下面我们要说的是那种基本上接近十的学习动力十足的“隔壁家的小明“。
有些家长说,现在内卷的甚至比10还多呢!
那么,动力在十的家长,是否就能高枕无忧了呢?
先来看两个故事,一个是我女儿,平常考班里前五,有一次考了班里第一,本来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但她却总觉得有种不真实感,当又一次考到第三的时候,她才踏实了!
还有些孩子小车没问题,一大考就晕菜!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自信不够吧!或者是对考试的认识还不够理性,不够全面,另外。不会调节心态。
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考试是有三种类型的,分别是选拔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和评价性考试。中考、高考丶公务员考试都属于选拔性考试,一分之差,可能让你错失好学校好工作,这个影响力太大了,没有高度重视,分分必争。教师资格证考试,会计师考试等职业资格类考试属于合格性考试,没有指标,只要你够分数就合格,你需要考虑的不是干过别人,而是做好自己。至于我们初中阶段的各种考试,则是评价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检查你某个知识点掌握的扎实与否,所以不必在意位次和分数,把基础打扎实是最重要的。让孩子认识到考试的类别之后,焦虑就会有所降低。
当然,我们还要教给孩子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让她更加自信,遇到焦虑的情况要学会放松,正念呼吸,深呼吸等,这些能帮他很快的脱离那个紧张的困境,更好的发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