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

作者: 卢玉珠 | 来源:发表于2021-07-11 21:20 被阅读0次

“咕咕咕……”今天清晨7点左右,被父亲花台上的鸽子叫醒。来到窗前,披着麻中白点花外衣的鸽子丝毫没有发现身后的我,依然仰着脖“咕咕咕……”地叫,真是有花香就有鸟鸣啊。

楼下的那株黄桷兰幽香弥漫,地上布满了白色的花瓣。不远处的槐花,也在风中翩翩飘落,满地嫩绿中带白的槐花,铺了一路花地毯。

前二天的暴雨,把成都30多度的气温降到了20多度,这样气温的夏天,日子变得舒坦了起来。父亲也特别有精神,昨天一大早拖了地,下午还洗了衣服。

8点左右来到报摊,给父亲买《参考消息》。卖报的婆婆放下正在看的《成都商报》,一边伸手去拿《参考消息》,一边抬头对我来说:“今天入伏了……” “哦,难怪热得人受不了,只要不吹风扇就满身都是汗。” “入伏好,再过40天就出伏了。”婆婆一边把《参考消息》递给我,一边接着说。我也一边从婆婆手里拿过《参考消息》,一边接话说: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啊,秋天一到就出伏,今年很快就会过去,时光就是这样匆匆……” “好,你慢慢走哈。”这时又来了几位买报的老人,卖报的婆婆立刻与我挥手作别。

走在去菜市的路上,心想今天入伏了,难怪出门前就泡好了绿豆和百合准备中午煮稀饭,在最热的时候父亲吃稀饭有胃口,仿佛是自己有了先见之明。于是拿出手机,在百度上搜入伏的有关知识。

百度上显示:

2021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到8月19号结束,总共是四十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三伏天”是指农历的“三伏天”,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看来今天北方要吃饺子了。

回到家,父亲脱去了昨天还穿的春秋裤,泡在他的洗脸盆里。几间屋的地面依然拖得湿漉漉的,家里显得清新凉爽。

入伏的这天,我觉得自己瞌睡特别多。父亲还在专心地吃稀饭,而我就困得抬不起眼睛。索性到卧室沙发眯着眼睛,很快就睡着了。睁开眼时,父亲已经吃完稀饭,去厨房洗碗了。我赶紧把鸡炖了,2点过回到床上继续午睡,一觉睡到下午4点半。看来入伏的困,比春困还厉害。

相关文章

  • 入伏话入伏

    今日,2022年7月16日,农历壬寅年六月十八,干支日期壬寅年、丁未月、庚午日,入伏,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 ...

  • 入伏

    赤日炎炎苦难言, 初伏乍入恰半年。 多少炎凉犹在叹, 时光荏苒已如烟。

  • 入伏

    入伏 仿佛没入了深深的海洋 没有尽头 和那枝头拼命嘶鸣的蝉一样 服从宿命 无有丝毫的抗争 或许可以给你一个借口 擎...

  • 入伏

    暑天难有风,闷热困慵慵。 心静翻书读,清凉自在胸。 2003.7(796)

  • 入伏

    过了今天就与锅炉为舞 脸烤红再发黑 黑的走在路上,没有人把自己当人看 只有在空气里捡拾一点点风 捂住胸口

  • 入伏

    今天入伏, 天执 来城 你好,

  • 入伏

    《入伏》 气温骤升,阳气旺盛 热情燃烧着一切 我有些萎靡不振,热浪中 努力地将一口浊气吐出 犹如死亡般悲壮 我知道...

  • 入伏

    几朵云 去去来来 分分合合 在空中 跑马 做爱 天特蓝 太阳也够热烈 却拧不出 一滴水彩 知了迫不及待 忙着最炙热...

  • 入伏

    前几天就入伏了,阴了两天,气温又开始变高了。 以前记忆里的夏天总是伴随着阵阵清脆的知了声,可是这个夏天好像...

  • 入伏

    外面的天像极了天桥底下卖的廉价油画,囫囵个度了一层蜡,风也刮着一股子腻乎乎的味道,太阳翻着身打着滚也没能有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ll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