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辑思维》这本书已经快一个月了,从刚开始的天天“啃书”,时不时的感慨罗胖怎么能看那么多书,这里面的想法很独特、很有见解,到现在的每天看书查资料,时不时的怀疑罗胖这个地方的论据貌似不足以支撑他的观点,这个地方的想法有点突兀或者存在欠缺。
然后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写了一条又一条的笔记和反驳点之后,猛然间意识到,如果读这样的书籍,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的话,自己的收获会在不知不觉间多了起来。
1、读《曾国藩复出后的困境》这一章节的时候,很不巧的在不久之前刚刚读完《曾国藩传》,所以对于曾国藩的生平还是相对清晰,所以当看到罗胖在书中说道“他表面上是一个两江总督,可以节制四个省的军事,实际上谁听他的呢?连他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不怎么听他的”时,我的第一反应,罗胖仅仅是知道曾国藩的一些事情,但是没有结合文正公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有可能罗胖仅仅是摘出其中一部分用来论证他的观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他的想法?
前文在《牛顿到底有多重要》章节中提到过,牛顿身上一切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旦回到当时的时间,我们都可以找到解释,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牛顿的角度。在分析牛顿的时候,站在牛顿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去看待事物,为什么到了曾国藩这里就不站在这个角度上了呢?
曾国藩处在满清政府的统治之下,文正公自小接受的就是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进入翰林院之后,发奋学习的是明清理学,所以曾国藩身上流淌着的是一个文臣的血液,怀抱的忠君事孝的思想,他的一腔热血是为了振兴活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时代里的清王朝。
民族文化的不同是最大的隔阂,以慈禧太后为主的满清政府一直是不信任汉人的,所以他的官职很难达到位极人臣,两江总督已经是实权在握了;再就是自己培养起来的人,左宗棠只是曾国藩举荐出来的,没有培养一说,真正培养的应该李鸿章,但是曾国藩逝世之时,左宗棠的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谁有能解释清楚,会不会是两个人演的一出戏,好让满清政府放心,进而放松对汉人的戒心呢?
“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是最好的说明,在那个时代,在那个背景下,曾国藩成为后人的一个榜样是不无道理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对曾国藩最高的评价。
在《罗辑思维》中,作者的主要目的是讲述“结硬寨,打呆仗”这件事,不可否认当时曾国藩的处境很是困难,但是至少书中说道的那段话是不太符合当时的历史记载的。当然历史不能重来,现在的我们,谁也不清楚当时的情况,只是在我们书写某些史实的时候应该多看相关的记载才好。
2、《博士们的生存现状》这一章读完之后,我有点不明白了。
在前一章节中,提到过关于化学专业的博士,在毕业前两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实验室里帮导师刷试管,这种体力劳动占据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不了解罗胖的专业是什么,但我是化工学院的硕士毕业生。
理工科的实验研究本就是与实验室的器材天天打交道的,如果说硕士研究生想要做一个研究性的实验,器材的准备有可能需要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是准备各种玻璃器皿、各种药剂等等,但是实验过程一般也就是一天左右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清洗、化验、分析。说实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做体力劳动,但是没有这些体力劳动的话,什么成果都别想。
至于博士,我接触过不少,他们研究的课题及内容,都是在整合了国内外的各种资料之后才开始的计划,或许会用到不少高精尖设备,像红外、紫外、SEM、ICP等等,这都只是分析仪器而已,不可能天天用它的,只是在基础的实验完成之后,用它来做分析用的。最基础的实验还不是天天跟一堆玻璃器皿打交道,记得有一次一个博士师兄做实验,准备的试管、烧杯、容量瓶、滴定管都是上百的,这样的实验怎么可能离开这些体力劳动?
所以看到这里的时候,根据我的了解,我知道的博士们的生活现状却是有可能如罗胖所言,但是所有的事情不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吗?忍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如果没有这份耐心,那确实不适合读博士。
3、读《博士毕业以后怎么活》这一章节,我尴尬癌又犯了。
在北京一个饭店服务员包吃包住的情况下,一个月的工资达到4000元,这个数据不需要怀疑。但是,博士毕业后拿不到这样的工资吗?
我的一个博士师姐毕业的时候,一个二本类的高校打算聘请她,开出的条件是:安家费10万起;进入学校即可享受青年教师基金,也就是每年的研究经费是10万+,用于自身研究;另外还有课时费用等,这样的条件在一个二线城市,我不觉得比北京的服务员有很大的差别。
在这里不是说博士的工资待遇多好,但是以我现在看到的和遇到的,我觉得博士毕业后的问题并不如书中所言的那么差。或许我们还应该考虑时间、物价等很多方面,但是对这群博士而言,他们既然有能力读到博士,在智商和情商方面不会有太大的缺陷,这个怎么活的问题岂不是很好解决?
当然,书中有可能是从时代发展的脚步去看待问题,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罗胖其实是支持读书无用论的?
人与人是有差别的,同一种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未来的发展也就有可能分道扬镳,所以在这一章节中将博士这一类群体进行论述,有点过于以偏概全了。
4、《工业社会的分工逻辑》中提到的关于学术分工的问题,说作为博士或者硕士,从一开始就只能按照导师、导师的导师等的一整套规划,在一个角落里苟且偷生、慢慢攀爬,貌似说的很悲哀。
这让我想起19世纪末那场有关于物理学的演讲,“物理学大厦已经建成,以后的工作仅仅是内部的装修和粉刷”,至少汤姆逊说完这句话之后,还说了“大厦的上空还飘着两朵“乌云”。”
罗胖倒好,直接一棒子打死了。目前现在所有的研究生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细化分工,承接一小部分的研究。这句话我不否认,原因是我们这群人没有达到那种可以承担一个大的课题研究的能力。
再说了,工业社会分工的明确,必定催生新的职业和新的技术,谁能确保没有新的问题产生?至少技术的进步随之会带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原有理论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新论证等问题,凭什么说研究只能走原有的路子。坐吃山空,只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造一座金字塔的建筑,越往上越小;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再原有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同等规模的摩天大楼呢?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对罗胖的乐观主义开始持怀疑态度了,可能只是在某个方面上的乐观,但是在大范围内,还是存在缺陷的。
不能说我的想法和见解有多么的正确和独到,只是在只一瞬间对读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我们带着某种目的去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活跃度会随之提高,相应地,我们的收获也会更多,希望我们都可以带着目的、带着怀疑去读书,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