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第一篇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似乎是一种言之凿凿的爱情。但我要问一下,这是真的在言爱情的吗?我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不是在说爱情,这是在说政治。
整部《诗经》,从前到后,没有一篇作品,没有一句话是在真正说爱情的。《诗经》中不仅没有爱情,甚至连所谓的农事主题也没有,其压根儿就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政治教本,就像20世纪六七十年的《×××语录》《×××红宝书》,就像当下的各类《党员学习手册》一样,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政治读本,其中除了纯粹意义的政治内容,便是与之相关的宗教祭祀内容。
其实关于《诗经》是政治教本这一点,早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指出来了,并且在当时的社会上也得到真真切切的实践应用,到战国之后,《诗经》政治教本的身份也并没有改变,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先秦诸子及史学著作中对《诗经》的引用与评述便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到了汉代,所谓的四家诗,无论是《鲁诗》《齐诗》《韩诗》还是《毛诗》都是以《诗经》来说政治、伦理道德,以政治、伦理道德来说《诗经》的。
我们都知道,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为孔安国弟子,孔安国为申公弟子。西汉经学尤重师法,司马迁之于诗学,当亦传自申公,其对《诗经》的基本观点亦应与申公同。而司马迁的《史记》曾多次提到《诗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
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
《史记·儒林传》说:
周室衰而《关雎》作。
《史记·外戚世家》中也说: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於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司马迁一再强调《关雎》是产生于周道衰微沦丧的历史背景下,《关雎》创作的动机便是为了针砭时弊,重建合理规范的社会秩序,一再强调《诗经》匡救时弊的政治功用。而这也正是《鲁诗》的基本主张。之后,刘向父子、王充以及参与汉石经《鲁诗》之编订的杨赐等传《鲁诗》之学者也都一再强调《关雎》刺诗的特征。这足以见出《鲁诗》的政治本色。
另外,《诗经》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四始说”最初也是出自《鲁诗》。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以《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这是《鲁诗》对于《诗经》的最基本的看法,是对《诗经》学宗旨的根本性界定。《鲁诗》中对《诗经》的这一基本看法与其对《关雎》的阐释是完全一致,都是着眼于政治,认为《诗经》具有承载王道制度的政治教化作用,其着眼点在于政治。
下面我们再看几个《鲁诗》解读《诗经》的例子吧。
1)《芣苢》
属于《鲁诗》系统的(刘向编订)《列女传·贞顺篇》说:
蔡人之妻,宋人之女也。既嫁于蔡,而夫有恶疾。其母将改嫁之。女儿说:“夫不幸,乃妾之不幸也,奈何去之?适人之道,壹与之□,终身不改,不幸遇恶疾,不改其意。且夫采采芣苢之草,虽其恶臭,犹始于捋采之,终于怀撷之,浸以益亲,而况于夫妇之道乎?彼舞大故,又不遣妾,何以得去?”终不听其母,乃作《芣苡》之诗。
清代唐晏《两汉三国学案》卷五《诗》中进一步说,“蔡人之妻”,《鲁诗》认为,是宋人之女,出嫁后丈夫患恶病,其母亲想要使她改嫁。意思是说,芣苢随时恶臭之草,仍然要采摘,比喻丈夫虽有恶疾,自己也不远另嫁。
2)《汝坟》
《鲁诗》认为是周南大夫之妻所作。大夫受命去治理水土,逾期末还,妻恐丈夫懈怠政事,就对邻人说:“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于是作诗说:“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3)《桃夭》
《鲁诗》认为是卫姑定姜所作。定姜是卫定公的夫人,公子衎的母亲。公子结婚后而卒,其妻无子,守丧三年完毕,被婆婆送归娘家。定姜亲自送儿媳到野外,对儿媳的恩爱和对儿子的哀思使她悲痛号啕,儿媳已经走远,她还忙立眺望,挥泣垂涕。于是赋诗说:“燕燕于飞,羞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送走儿媳边往回走边哭泣不时地回顾,又作诗说:“先君之思,以畜寡人。”君子说定姜比慈祥的婆婆还慈祥很多。
4)《载驰》
《鲁诗》认为是许穆夫人所作。许穆夫人是卫懿公的女儿,许穆公的夫人。当初,许穆夫人未定婚时,许国来求婚,齐国也来求婚。魏公将要把女儿允诺给许国,女儿通过她的保母对懿公说:“古者诸侯之女,所以苞苴玩弄,系援于大国。”又说:“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冠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妻在不犹愈乎?今舍近而就远、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虑社稷?”卫懿公不采纳意见而嫁女儿给许国。后来,翟人进攻卫国,大破卫国而许国无力拯救。卫懿公后悔不采纳女儿的意见,败逃到荥泽被杀。齐桓公派兵前去救援,而且筑楚丘城让卫国遗民居住。当卫国被狄人破灭时,许穆夫人驰驱前去吊唁卫懿公,因悲痛而作诗说:“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君子赞赏她善良、智慧而且有远见。
而之于齐诗,我们从《史记》《汉书》中此派人物的言行来看,这一派说《诗》多引谶纬,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也是一个以政治解《诗经》的学派。
《诗》学汉四家中的韩诗学派,流传至今的著作有《韩诗外传》,这是一部记述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全书由360条轶事、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其中每一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
相对于今文经学派的三家而言,作为顾问经学派的毛诗则更是认为《诗经》与现实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想这一点这里也就不必要说了吧,毕竟,我们现在所接受的《诗经》,其直接来源便是《毛诗》,什么“后妃之德”、“文王之德”早已为大家所熟知。
四家诗都基本遵从了《诗经》的政治品性,而其反过来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前面关于《诗经》是一部政治教本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