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中国人,对老子的“无为”说应该不陌生。
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消极,那就错了。
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特别自然的作事。
有心理学家问过NBA的球星,“Being in the zone ”是什么感觉。
帕特·加里蒂说:“我感觉球特别轻,投篮毫不费力,你甚至不用瞄准,就好像一场美梦。”
乔·杜马斯说:“就像灵魂离体的体验,你几乎感觉不到对方的防守球员,听不到场上的噪声,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说的“Being in the zone ”就是“无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无为”。
比如,写文章时下笔如有神,效率特别高,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构思极佳的小说。
再比如,看书的时候沉浸其中,完全忘了时间的存在,一抬头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为此,有人总结了“无为”状态的几个特征:
●无需使用什么自控力,自动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外界根本干扰不了你。
●感觉毫不费力,但是有特别高的工作效率。
●完全被所做的事情吸引,忘了自我。
●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强烈的愉悦感。
有人可能会说:“我靠,这也太简单了,我每天晚上打麻将或者看美剧的时候都能进入这样的状态。”
但是,“无为”还有更高的评价标准,那就是:
●你从事的活动必须对你是一个挑战。
●必须涉及到复杂的技能。
如果你不想这么麻烦,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评价方法。
那就是你做完这件事后是感觉很满足还是很空虚。
02
现代脑科学研究,给“无为”找到了一个科学的理论解释。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热认知和冷认知。
热认知就是快速的、自动的,不需要主观努力就能运行的系统。比如走路、咀嚼。
冷认知就是需要随时做出决定或判断的系统,比如领导让你起草一个陌生主题的讲话稿。
为了让你更好的了解两者间的区别,咱们先做一个游戏。
图/周成请读出这些词“自身的颜色”,而不是这个词的读音是什么颜色。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卡顿?
按理说,只要是汉语够流利的人,读这些词的读音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但换了一种玩法,就出现了问题。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上非常出名,叫做“斯特鲁普任务”。
你感觉到的小停滞,叫做“认知控制”。
简单的说,就是热认知碰到了已经处理不了的情况,要交给冷认知处理,这中间会形成一个时间空档。
所以,从这个理论出发,想要实现“无为”,就要把所做的事尽可能的转化为热认知。
03
加强练习是把冷认知转化为热认知的唯一途径。
之前在微信公号上有一篇很出名的文章,
叫做《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很多人都在转发、评论。
这篇文章说的“非常努力”就是加强练习,
而“毫不费力”则是达到了“无为”的状态。
还记得小时候放暑假,
写完暑假作业后就光顾着玩,
等开学的时候,写出来的字总是别别扭扭,
这就是因为长时间不练习,
原本已经形成的热认知,
慢慢退化成了冷认知。
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一万小时理论”。
说的就是不管什么事,只要拿出一万小时来练习。
你就会成为其中的高手。
这个理论近些年很火,估计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但其实很多事情,不用一万小时。
只要一千小时的时间,你就能成为高手。
换个角度说,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就能形成热认知。
04
“无为”不仅能让工作效率倍增,还能帮助你的社交活动。
之前网上有句很火的话叫:当你努力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发光的。
同样,当一个人实现了“无为”,他在社交场合也是发光的。
比如,去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时候。
希拉里演讲的内容得到很多人,包括华尔街金融大鳄的赞同。
但是她整个状态是非常“紧”的,
让人感觉没有未来总统该有的淡定气质。
而特朗普正好相反,
他虽然经常大放厥词,
但是足够放松,感觉既强势又有信心。
赢得了不少选民的心。
对这一点,我也有切身体会。
一次,我受朋友之邀去参加酒会。
到了那儿,我发现在场的还有不少大咖和前辈。
我变得非常紧张,手都不知道放哪里。
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我一直保持笔直的站姿,
唯恐别人觉得我不够认真。
一场酒会参加下来,不仅腰酸背痛,
也没有聊出有价值的话题。
后来,参加这样的活动多了,
我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觉得不都是人嘛,就算是大咖又怎样。
随意端一杯酒,和大家随便聊两句,
不再站的笔直。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大家对我的接纳度好多了。
谈笑风生间我听到了不少行业内的最新资讯。
后来,甚至有猎头找到我,
说是行业内某位大咖想挖我过去。
我想,这都是“无为”带给我的。
05
“无为”也能让你创造力爆棚。
老子提出了“无为”说,
庄子又在它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提出了“天人合一”。
一次,惠子问庄子:
“有人给了我几个葫芦籽,种出来的葫芦太大了,盛水不方便,盛粮也不方便,我不知道怎么用了。”
庄子脑洞很大的说:“傻×,你可以把葫芦绑在腰上去浮水啊!”
“无为”并不是直接把创新素材给到你,而是充分发散你的思维。
美剧《老友记》里,钱德勒辞职后找了一份广告公司的工作。
这时他已经30多岁。
为了留下来,他必须跟一帮20岁出头的小伙子竞争。
这天,一家生产滑板的公司找到他们,
要他们设计一句广告词,
重点是突出这款滑板年轻时尚的定位。
会议室里、上下班路上,那群年轻人努力的想啊想,
但想出来的广告词总是太普通。
钱德勒还是照常生活,没有刻意去想这件事。
一天,他想到年轻的时候看限制级电影,
上面总是写着:少儿不宜。
突然灵光一闪。
这款滑板想突出年轻时尚,不就是成人不宜吗。
“成人不宜”这句广告词一提出来,
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06
之前看过一篇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的专访。
经常看网文的朋友应该对他不陌生,
这哥们最大的特点是更新速度特别快,日更万字,还不断更。
在起点中文网上积攒了大量的粉丝。
每年的版税收入大概有几千万。
看到他这么赚钱,很多人也跃跃欲试。
觉得网文不就是小白文吗,我也能写。
可等他们真的去写的时候会发现,
一天写一两千字还好,但要写上万字,
而且还要每天都写这么多,
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唐家三少在专访中说:“一开始我也是硬撑着,强迫自己每天必须写够多少字,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每天不写那么多反而难受。”
据说,唐山三少媳妇生孩子的时候,他等在产房外面,觉得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打开笔记本写起了网文。
等他媳妇生完出来,他已经完成了当天的日更。
我相信,如果不是达到了“无为”的状态,唐家三少不可能撑那么久。
通往“无为”的道路是艰辛的,但一旦达到,就会翼下生风。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初读此文,觉得大鹏好厉害,可以飞九万里!
前几天,无意中看了一篇关于信天翁的文章,
就是那种可以连飞几天不落地的海鸟。
原来,这种鸟飞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是在滑翔,
而滑翔是毫不费力的。
就像发射火箭,一开始要发力,
可一旦挣脱了地球引力,
就可以凭惯性飞行了。
“无为”就是毫不费力的滑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