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上的青田人】前言
文/林海
旅途上的青田人,遍布全球,一朵朵浮云。青田,浙南的一个小县城,侨居海外的侨胞多达三十万人。
我为什么要写华侨史诗?一是因为我是华侨,二是因为我是破岩堂的传人,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写华侨成了我的使命。1985春,在Bologna 跑马场附近的小公园,碰到了一位老人,给我讲了一段悲惨的血泪史,二战华侨在集中营的故事。同年,我拜访了孙耀光先生,孙老先生当他知道我是陈竹庭的曾外孙,抱着我大哭,接着他打开了密室,我见到了陈诚,蒋中正的书函,于佑任的墨迹等等。当时十六岁的我就许了一个心愿,一定要把华侨的故事写出来。
我用了35年的时间,采访了三百多人,今天准备动笔。这是我的第345本文集,接下来的四年,写青田,写华侨,就是我的历史使命。
开篇为什么写石雕?因为石雕是青田人在300年前经西伯利亚走向世界的钥匙,为青田人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道。全书从青田山口龙溪庙开始,明景泰三年,林员外送他五个儿子去泥湾书院读书,开始了走向世界的长途……
寒舍无涯书斋,2020/01/02
【旅途上的青田人】《石雕篇》
龙溪庙的香炉(一)
文/林海
明景泰三年,1452壬申年
春风起,碧水盈盈。
四都港,方山溪,平水坑。
山口村头龙溪庙,钟声。
一只香炉,大似谷箩,重两百斤。
“明景泰壬申年春立”,入目亮睛。
三足齐腹鼎立,立于天井。
无耳无盖,无花纹装饰,自现神灵。
炉口炉腹的圆周,准精。
三足鼎立,神定。
炉体可见刀凿痕迹,倒映人影。
一位员外,几位书生。
雕刻师在讲,书生们在听。
龙溪庙的香炉,袅袅烟升。
龙溪庙的香炉(二)
文/林海
风停。
鸟雀鸣。
山口人,以石刻为生。
为了读书,翻山越岭。
经油竹,过石郭,泥湾书院最近。
员外,原书院学生。
让雕刻师拿出一块印章,
上部圆圆,下部方方正正。
《破岩堂》印章,交给书生。
“赠林老师,以表传知之情。”
嘉靖年代,
一块木板,也不能出海远行。
来自泥湾书院的几位书生。
听说,西方的传教士的已进入大明。
外面的世界很大,
等待着我们的是无限的旅程。
青田山口的珍宝,一定能天下闻名。
龙溪庙的香炉,袅袅烟升。
龙溪庙的香炉(三)
文/林海
垂柳青青。风摇竹影。
龙溪庙,特别安静。
员外的儿子,开口的那位最年轻:
“父亲,《破岩堂》老师姓林,我们也姓林,是亲戚吗?”
“不是,他们是阜山林,在破岩桥畔世代读书农耕。”
“弱冠就出门到迎龙书院、泥湾书院教习,因为破岩私塾自小熟读四书五经。”
“明天你们出门求知,争取学成更多的本领。”
石雕的手艺,必须求精。
石雕文化,一定能成贡品上京城。
走遍天下,走出大明。
五个即将走出山口的书生。
围着龙溪庙的香炉,
烟,袅袅而升。
【七绝】龙溪庙的香炉(四)
文/林海
龙溪古庙响钟声。
雕刻香炉智慧晶。
山口深藏真宝石
扬名天下此开行。
【七绝】龙溪庙的香炉(五)
文/林海
翻坡越岭到泥湾。
林姓书生不一般。
山口石雕从此处
扬名天下誉人间。
泥湾:泥湾书院
【七绝】龙溪庙的香炉(六)
文/林海
阜山千载破岩堂。
耕读传家墨水香。
教习八方为己任,
终生不仕又何妨?
破岩堂:青田阜山
【七绝】龙庙的香炉(七)
文/林海
三溪寺庙一香炉。
山口仙岩踏远途。
上古女娲留练石,
结晶智慧不含糊。
【七绝】龙溪庙的香炉(八)
文/林海
三溪古庙竹林青。
鼎立香炉立志铭。
山口石雕天下走,
结晶智慧现神灵。
【七绝】龙溪庙的香炉(九)
文/林海
香炉袅袅紫烟升。
手握雕刀智慧凝。
山口大名天下誉,
此方起启远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