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从嘴里问出这个问题,多半是要被同行耻笑的。但是在参加首届“魏书生自育自学教育年会”回来的路上,这个问题却在我的头脑中却始终徘徊不去:谁是魏书生?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魏书生?作为当代最著名的教育人之一,魏书生留给当代教育最重要的那句话是什么?在学习结束后的几天里,我回顾自己几次阅读魏书生的经历,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也算不虚此行吧。
一、耳闻魏书生
听说这个名字可能是从小学班主任银慧峰老师嘴里,那时银老师也刚中师毕业不久,正处在对教育教学知识如饥似渴的年级,有段时间他开口闭口都是魏书生。我们这些懵懂学童当然不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只是通过他的讲述隐约知道了这样的事实:有一个叫魏书生的老师,课教得很牛,他经常不上课,但是他们班的语文成绩却始终很好;班主任当得很牛,甚至一边当校长一边当班主任,他从来不打骂学生,但是学生很听话。多年后还能依稀记得银老师脸上一脸崇拜和向往。我也很羡慕他的学生,也希望老师不要总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在后来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多次从不同老师嘴里听到这个名字,总也没有突破最初的印象:他是个很牛的、有神奇的老师。直到考进师大,知道自己这辈子多半是要当语文老师,这才开始认真大量这个年龄不大的“老资格著名教育家”“老牌著名语文教师”——魏书生。
阅读的第一本“魏书”是《教学工作漫谈》。少年气盛,加上学生阶段对知识系统性的刻意追求,让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饾饤琐屑、不成章法。在不谙世事的我看来,真正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一定不会把书写得这么零碎。书写成这样,可见心里是没有什么沟壑的。这个魏书生多半和80年代的马胜利、步鑫生之类“应时而生”的英雄一样,是时代风气的宠儿而已。
后来毕业了,当上了班主任,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于是想起了这位久闻大名的“神奇班主任”,于是买来了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细细品读。这次阅读还是颇有收获的,尤其是第三章《科学管理班集体》和第七章《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翻开了这本十二年前买的书,这两章的读书记号和夹批特别多,字里行间还能依稀读出当时阅读的兴奋和喜悦。想想也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教学经验的毛头小子,现在要管理一帮只比小六七岁的高中生,心中的该有怎样惶惑啊。这时一个前辈名家告诉自己:管好班级并不难,只要祭出“民主、科学”两杆大旗就好。更何况他还用自己的教育案例现身说法,手把手告诉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新班主任:怎么控制学生说闲话,怎么排座位,如何管理和培养班干部,如何让学生对班集体有责任心……
直到今天,我依然推崇这本书,并把这本书作为新班主任的必读书推荐给他们。但是当时的我却不知道,这本书是可以让人增进功力的内功心法,却不是一本临时抱佛脚的应急手册。当时使用魏书生提供的技巧时,总有“时灵时不灵”的感觉:有的很管用,比如犯错误唱歌、用“说明书”取代“检查”。但有的招数却明显“水土不服”,比如犯错误做好事,学生就很抵触;让学生自愿挑选同桌,更是惹得天下大乱。今天想来,这是必然的。同样的招数,但在“飞花摘叶即可伤人”的魏大侠手中,和我这个内力全无的王小虾手里发挥到作用当然不刻意以道里计。更何况,魏书生书中的案例多数是80年代的,世事变迁,生搬这些已经过时的具体案例教育20年后的学生,不是“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吗?当但是这些我都不大懂,只知道这本《班主任工作漫谈》很像《天龙八部》中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
二、慢待魏书生
如果说对于作为班主任的魏书生我还是心存敬意但保持适当怀疑的话,那么对于作为语文教师的魏书生,我则并不太瞧得起:这个著名语文教师有点“low”。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代表理论——语文知识树;其二是他代表课例——《统筹方法》。
先看“语文知识树”。这是魏书生对当时语文教育影响最大的成果。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对当时语文教学缺乏序列、教学内容散乱情况的反思成果。他将当时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成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四部分依次为“文言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文言知识”又包括“实词”、“虚词”“句式”;“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文学常识”则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四项。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按“知识树”的体系去安排进度。每讲一点知识,让学生懂得每次学到的知识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与邻近的知识点有何区别和联系。这个形象的比喻充分体现了魏书生的“民主和科学”的核心主张:遵循学习的科学性,让语文学习有整体、有序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大致明了知识结构的前提下主动学习、自主训练。应该说,这一努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还是颇具进步意义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魏书生影响力逐渐扩大,“语文知识树”的弊端却被凸显和放大了。首先,他的做法在逻辑上先天不足。这种做法是根据当时教材的“知识点”来加以梳理的,是为了应对当时教材的考试而设置的,有明显的应试嫌疑。尽管在当时看来,这课“知识树”已经非常简化,起到了为学生减轻负担的作用。但是在今天看来,它依然太过繁杂,比如文言知识和文学常识,这些冗余内容的存在遮蔽了核心知识和核心观念,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学科观念。其次,他的做法体现了当时“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我国学科教育的重点向来是放在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的,教材编写也是也是按学科知识掌握的需要进行的。这种做法背后的潜台词是“知识即能力”,依照这个逻辑形成了“课程内容——学科知识——教材内容”这样一个看似紧密的逻辑链条。魏书生的“语文知识图”也是这个逻辑的产物:只要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将其中的知识点都画出来掌握好,并且形成“语文知识树”,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也就随之提升了。现在看来,这种预设未免过于天真了。
这种“课程内容即教材内容”的课程内容价值取向还集中体现在他代表课例——《统筹方法》上。这课是魏书生的保留篇目,也最能体现魏书生的语文教学风格。但是王荣生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却对这个课例进行了近乎严苛的批评:
“整个一堂课学生没学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很可能造成了对‘统筹方法’似是而非的观念。如果要用魏老师孜孜以求的效率来评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内容的显性层面,这堂课的效率几乎为零,很可能为负。”
王荣生之所以如此严厉的批评这节课是基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
1.学习文中的两个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和“不无裨益”;
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
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统筹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个教学目标中,第一个过于琐屑可以忽略不计,第三个目标明显不是语文科的教学目标,于是整整一节课其实只教学生完成了用图表法说明事物。效率不可谓高。
王荣生的批评是否完全正确暂且不论,但是他对魏书生的评价的一点是非常到位的:“对‘语文’,魏书生是以循规蹈矩的好教师姿态去把握的。”在魏书生看来,不打折扣地落实教材内容就是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职责。我认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姿态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作为语文名家,作为一位有很高人生境界的教育名家,他缺少对语文课程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无论与其同时期的钱梦龙还是后来的韩军、程翔相比,他的思考深度都嫌不足,这与他在语文界的巨大影响是不太匹配的。
这就是我2010年前后我心目中的魏书生:一个久闻大名的人物,一个漫漶不清的形象,一个神奇的班主任和一个名不副实的语文教学名家。在这种心态下,2012年,我第一次有机会听这位先生的现场讲座。那是初夏的一个下午,人民会堂里挤进来很多人。魏书生带着他招牌式的微笑坐在讲台上,从容淡定的讲着他的教育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也许是因为天热,也许是因为人太多,或许更是因为当时自己还不懂得,这种从容平淡如凉白开式风格究竟好在哪里。于是一下午两个小时,只记住了一件事和两个词:魏书生是个淡定从容精神矍铄的老头;他反复在讲“平平淡淡”和“种好心田”。当时只是隐约觉得“种好心田”四个字很有力量,但是不知道力量究竟在哪里。演讲结束后,看着无数同行蜂拥着上台合影,自己好像也有些冲动。但是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有必要吗?于是作罢。在这样一种懒散和轻慢的状态中,我结束了和魏书生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直到2018年11月。
三、又见魏书生
辽宁盘锦,一个初冬的早上,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同行聚集在一个报告厅里,等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魏书生登场了,依然是他标志性的分头、露出龅牙的微笑,身上依然是那套从来不变的装束——黑西装、白衬衣,依然是那样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胸前的周总理像章依然熠熠生辉,说话依然是那样慢条斯理,从容淡定,说得最流畅的依然是那句
“不攀不比,高高兴兴,眼睛向内,脚踏实地,把那个平平淡淡的事情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还是那个我曾经见过,并且自以为熟悉的魏书生。于是我以为这又不过是一次没有波澜的听课经历。
但是一次奇妙的听课发生了。报道时,会务组发给每人一份资料,其中有三本书《魏书生评传》、《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从魏书生到魏书生中学》。这恰恰是投我所好了。因为我听讲座时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一般都要提前搜索演讲者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基本经历和大致主张,做到有所准备、有的放矢。于是我在听课时,手里拿了本《魏书生评传》。于是一场本来平常的讲座变成了一次奇妙的精神对话。我一边读着魏书生的传奇故事,一边听着这位传奇讲着自己的故事;眼睛里是他过去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经历,耳朵却听着他从容平淡、波澜不兴的声音;一面阅读着他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具体事件,一面听着他从这些事件中总结提炼出的人生智慧;头脑中一会儿是过去自己对他的印象和认识,一会儿又涌现出对他的新的理解和认识……于是昨天的故事里的魏书生、真实的魏书生、过去我理解的魏书生、今天我看到的魏书生,纷至沓来、相互对话,有顺应、有同化、有相互印证、又有彼此打架……
一会儿觉得老先生讲得于我心有戚戚焉,一会儿由觉得他的观点似乎哪里有瑕疵;他说“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时,觉得他的修为高不可攀;而他讲“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时,又觉得他像一个老农民一样朴质平实;前一刻分明觉得魏书生的形象逐渐清晰,片刻后又觉得他的形象复杂、模糊起来……他以平等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儒者情怀;但他反复强调“松静匀乐”,似乎又是道家修为;他一面讲民主,但在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中却笃信规则和制度,这分明又是法家做派;生活中的他勤俭自律,工作中的他以奉献为乐,这又明明是墨者追求;他是极左时代的受难者,在“文革”经受磨难,但他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他是名动一时的教育改革家,历经多次课程改革依然盛名不坠,但他又鼓吹坚守常识,坚持永恒的教育之道……这些都是魏书生,但哪个才是真正的魏书生?
[if !supportLists]四、[endif] 儒士魏书生
说魏书生是儒门弟子,想必不会有人有疑义。他熟悉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的语句能信手拈来;他尊奉孔子,甚至因为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为孔子辩护而被打成“准反革命”差点被处以极刑;他终生将周总理奉为精神偶像,而周总理洽洽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甚至他那些著名的语录中多数都闪耀着着儒家智慧的光芒。魏书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原谅人”,这不正是孔子提倡的“仁者爱人”吗?在修身修德上魏书生说:“当一个人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脚印向前走的时候,一个强大的自我就产生了。”这不正是《大学》中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吗?在论及人的管理艺术时魏书生说:“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这不正是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吗?在学习问题上,魏书生最爱说:“学习是享受。”这不正是对孔子“学而不厌”精神的复刻吗。难怪马来西亚人称他是“穿着西装的孔子”了。
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仁者爱人”,特别是思孟学派,主张“人人皆可为尧舜”,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精神和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这正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在《人是世界》一文中这样说:
“人的本原是神奇的,人之所以显示无能、凡俗和平庸,都是一些无能、凡俗和平庸的观念捆绑了人,压抑了人的神奇。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神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让神奇自我表现的机会。”
魏书生尊重人,崇尚人的万物之灵,他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
有灵魂、有自我意志的、有个性特点人。他怀着“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信念,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认可这种潜能,尊重这种潜能,激发这种潜能,扶持这种潜能。
即便在面对起点很低,在别人看来是冥顽不灵的、不可教化的学生。这种教育思想颇有阳明遗风。
据说王阳明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顽抗到底。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人人都是万物之灵,本质都是向善的,只要发现这一点、激发这一点,给予正确引导,没有什么人是不能教育的。因为洞悉了这个奥秘,魏书生最擅长用的办法是“糖衣良药”。都说良好苦口,但他深知在传统的板起面孔、咄咄逼人的训诫方式未必能符合现代人的需要;他深悉人性,明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定则,因此他总是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走进他们内心,钻进学生肚子里,成为学生身上向善那一面的同盟军,与之里应外合,成为教育界著名的“内战大师”。
[if !supportLists]五、[endif] 法家魏书生?
说魏书生是法家恐怕和很多人的印象是相抵触的,因为魏书生教育的招牌是“民主和学科”啊。但人是复杂的,人的教育也同样复杂。魏书生对于民主的推崇是发自内心的,这里
摘录几则魏书生的关于民主治班的日记:
“回校后安排学生明天看电影带凳子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到校来取凳子,大部分学生的意见是放晚学时就先把凳子带回家去。举手表决时,我请求把我们的意见当作10个人的意见列入我那一派中,结果大多数同学坚决不同意,只好作罢,照多数同学意见办理。”“昨天让学生表决星期一是否恢复课间自由说话,三班32人赞成说两天,11人反对,其余弃权;一班则只有一人弃权,没有一人赞成,大家都反对恢复说话。”“上周一,学校改了作息时间表。这样,放学的俯卧撑就应该到第三节下课后做了。做完之后,再自习一会,然后放学。效果如何,决定试验一周后再表决。今天到了一周,大家表决结果是,35人同意继续这样做,只有9人认为这样做效果不好,结果以压倒多数通过继续试验,并决定在试验一周后再表决。”
……
无论大事小事,魏书生都喜欢和学生“商量”,他在各种讲座时也常常说:他的长处是善于“商量”,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课堂教学,他都愿意和学生“商量、商量”。
但是另外一面,他对制度的使用也堪称登峰造极。从网上找到一份魏书生的班级制度,居然有8300余字,从大到小、从早到晚,事无巨细,包罗万象。从一学年到每一天,甚至到每一节课都有人管;大到班费管理、队列比赛,小到桌子下的一片纸、班里的花和金鱼都有人负责;每个人都要对班级事务负责,班里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违反制度者,后面都惩罚措施,通常是典型的“魏书生式惩戒”——写说明书,从500字到2000字不等。
制度建立了还不够,关键在检查、反馈和执行。于是他设计出计划分配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三者形成了环环相扣制约机制。全员参与,相互制衡;照章办事,责任明确;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管理班级如此,管理学校甚至整个盘锦教育也是如此。他在盘锦实验中学时,推出了《盘锦实验中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自身思想表现、思想政治表现、教学活动表现、教研改革表现共200多个考核点。考核细致、公平公开,成为盘锦实验中学管理的“基本法”,经历了58次修改,沿用至今。看到这样无孔不入的细密管理制度,深得日本精益管理的三味了。说他是法家应该不为过。
可遇事商量的民主和事无巨细的制度之间没有矛盾吗?这和他“人本主义”的教育精神不抵触吗?或许是因为魏书生既看到了人“皆可为尧舜”的本质,也看到了“人皆可为桀纣”的危险。他主张“以人为本”,但是又不对学生们的“天真无邪”报以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会想某些空想主义教育家那样认为“爱”和“理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生活是复杂的,甚至有时候是丑恶的,人的教育不仅要提倡“君子内求”,还要有“礼法外烁”。所以他总是劝告学生“将心灵的镜头对准真善美”,要求学生写日记,进行“道德长跑”,用这种方式将心境明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染尘埃”。那些细致,甚至是琐碎严苛的管理制度其实都是“外烁”思想的集中体现。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思路其实荀子的“性伪”说如出一辙: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
他不还是一个儒家吗?但是这种以礼法规范使人归于仁善的“隆礼”学说中不是生长出了韩非和李斯这样的法家精英吗?如此说来,魏书生倒还真有几分法家的做派。
[if !supportLists]六、[endif]道家魏书生
魏书生常挂在嘴边有四个字:松静匀乐。放松的松,宁静的静;均匀的匀,快乐的乐。什么是松,身体松;什么是静,心灵静;什么是匀,呼吸匀;什么是乐,情绪乐。这四个字理处处透着一股道家气质。且听魏书生自己是怎么界定这“松静匀乐”的:
第一是松,什么松,身体松。学生来到学校无非就是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哪有一件是让你崩紧肌肉的?越崩紧肌肉,心情越紧张,思路越不流畅,效率越低。让我们把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放松,让二百多块骨头都放松,让一百四十亿个大脑细胞,全身五十多万亿个各种细胞全都松下来。
第二是静,什么静,心灵静。守住心灵的宁静,守住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善美,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真谛,坚守、坚守、再坚守,拓展、拓展、再拓展,你就能找到了你自己发展的空间。
第三是匀,呼吸匀畅。处理一些事情时,均匀呼吸五次,这样做是平和心态,不至于处理问题时出现过激的行为。
第四是乐,什么乐,情绪乐。人这一辈子,百分之九十九的事,自己说了不算,你只要能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别跟人较劲儿。咱来不来,咱说了不算,咱走不走,咱还说了不算,咱没来这地方之前,谁想过来这走上一遭呢?既然安排咱来了,不来能行吗,所以,到地球上报到的第一天,大家不都是哭着喊着来的吗?使劲哭呀、喊呀,不愿来,还得来,来了以后,一天天长大了才发现,原来地球挺好的,天这样蓝,水这样清,花朵这样鲜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真诚善良的,有点坏人也不多,基本都在监狱关着,于是乎大家伙又不愿意走了,但不愿意走能行吗?你在这地方都占这么久了,你总不走,后来的人搁哪啊?既然来咱们说了不算,走咱们说了也不算,那咱们就顺其自然吧,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让咱来,咱就来,让咱走,咱就走,不喜、不怒、不怨、不恨,这就舒服啦。不像有的人当个小皇帝,突然之间不想走了,找些人给他练大丸子吃,结果本来能活九十三,吃完药丸只活三十九,所以来去的事情自己说了不算。
他总是告诫学生、同事和下属:日常生活,从早到晚,行走坐卧都不离这个“松静匀乐”。
走进校园和同事们打招呼,“松静匀乐”;打开教材备课,“松静匀乐”;拿起笔写备课笔记,“松静匀乐”;老师们想想看,常常你在写备课笔记时,多支付了许多无效的成本,按照有效学校的要求,许多都是无效劳动,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边写一边生气,这个课文有什么写的,都不知道写了多少遍,不写还不行,校长还检查,糊弄糊弄也不行,抄袭也不好,于是就一边写、一边恨,一边写,一边烦,这样会有效吗?反过来,如果你用“松静匀乐”的态度去写,你就会想这是多便宜的事呀,在和平的环境里,用公家时间练字,用公家时间搞科研,用公家时间研究学生,用公家时间提高自己写作的素质。你这么想,不就是占便宜了吗?这就是有效思维呀,这就是有益思维啊。走进教室,“松静匀乐”;走出教室,“松静匀乐”;处理同学吵架,“松静匀乐”;和后进学生谈心,“松静匀乐”;开口讲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等于什么?还是“松静匀乐”。这就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放松自己身心,用平和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身体好、心情好、生活好、事业好,成了真正的人生赢家。这种这种主张,不是恰恰符合老子所说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
要是从头说来,魏书生的“松静匀乐”还真和道家颇有渊源。魏书生练武术,会气功,自言平生一大爱好是“练气功”,估计他的“松静匀乐”就是自己练功和修习过程中体会出来的吧。
[if !supportLists]七、[endif]墨者魏书生
魏书生30多岁就得享大名,按理说功成名就之后应该可以享受人生了。但他似乎不知道什么是享受,一直是个苦行僧形象:无论到哪里讲学都是一成不变的黑西装、白衬衣;不沾烟酒,甚至连茶也不喝,水果也少吃,一年四季的饮料就是白开水;穿便宜的衣服,不用手机,只喝白开水,别人请吃饭不去,据说连头发都是自己处理。“我爱人对我不花钱相当满意,穿的吃的都最便宜。照着镜子自己理发也有20来年了,熟练到后脑勺的头发也能理好”,魏书生这样说。
他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但对工作要求极高、时间控制极严,他年轻时每天的工作时间少于过十六小时;他对吃饭的要求是一饭一菜足矣,最好是不分饭菜;为了减少换煤气罐的次数,他竟采取减少烧水做饭次数的办法。于月萍的《魏书生评传》中记录了他1985年7月31日和8月1日这两天的几段日记,通过他暑假里平平常常的两天,我们可以窥见他“永动机”式的人生状态:
“今天到家来的学生、家长、同志,至少有一百人,桂芹不断地送客,至少上下楼四十趟以上,大热天,抱着孩子,难怪她累得腰酸腿疼……”
“黎明,客人还未到家时,家里有一小段时间的清净,之后,客人接着来了。瞅准一个没有客人的间隙,我躲到周老师家填五份四十页的科技管理人员登记表,填到一半,周轶男说教育局刘主任已经到家去催了……于是回家谈,一谈不要紧,客人又接连来了,以至一直到下午四点时,才能脱离,重又躲到周老师家那写那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探》……晚九点时多才回家,心里算是静了点,我和桂芹才记起今天是我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在这之前好多天,我们就开始计划着怎样好好欢庆一番,方案倒是订了不少,想不到真到了这天,繁忙的工作竟然使得人连记起这日子的时间都没了。去年8月1日,我在北京参加全国教育学会首次学术讨论会,她在廊坊陪着岳父看病,谈不上纪念。前年8月1日,我们也是没有记起,因为那是一个凉风习习的阴天,我早就和学生约好了去野外。那一天,我领着全班学生在农村,在拦河大闸整整玩了一天,桂芹一人在家里。但愿明年今日,能有一个较轻松的、团聚的机会。”
这两则日记后面标明的时间,头一天是23:50,后一天是23:58。如果说年轻时勤奋刻苦还可以理解成追求事业(或者称为功名),但是退休之后,他还是闲不下来,依然来回辗转奔波。他为我们讲座的时间是2018年11月8日上午。前一天他还在杭州讲学,一天的讲座后,连夜转机到营口再乘火车返回盘锦。而11月9日,他又赶到唐山的一所中学前去讲学。
年逾七旬、千里奔波,在叹服老先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不得不问一句:他这么辛苦是为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魏书生是为名还是为利?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也许正像他自己说的:“力争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流下的汗水,能够多于这个世界养育自己的乳汁。”
这样一个严于律己,甚至以自苦为乐的人,让人无法不想到先秦墨家的行事风格:
“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文章写到这儿,我发现前面那个问题又出现了:魏书生到的思想究竟是哪一家?他究竟是儒家还是法家,是儒者还是墨者?
八、修行者魏书生
写下上面那行文字时,我自己都笑了,笑自己的思想僵化和莫名其妙的执着。正如自己在上面不止一次写到的:人是复杂的,人的教育也是复杂的,作为教育家的魏书生由怎么能是单纯的?
闻一多先生在分析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时,就曾说过:“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任何一个有独立的思想的人,其思想世界都是百川入海式的斑斓复杂,魏书生也是如此。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的精神世界中必然会有儒家、法家、墨家甚至道家;作为一个生于1950年的中国人,他的精神势必会有那个年代的印记,会有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毛泽东;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的教育思想中势必会有孟德斯鸠、有笛卡尔、有皮亚杰;有陶行知、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我们不必纠结于魏书生的思想到底是哪一家,也无从细细分辨。魏书生就是从这些思想资源中生长出来的,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实践家。如果非要给他一个标签,那他应该是个修行者,一个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勤学审辨、善思笃行的修行者。
这次讲座的开始,魏书生开宗明义地点名了他思想的核心——教书、育人、自强(或者反过来自强、育人、教书)。想要教书,首先明白教书是为了育人;想要育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大的人。他所说的“自强”其实就是自我修养、自我修炼。自己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和高度,身上自然就有了教育的力量。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教育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去影响另外一些更加年轻、更有希望的生命。
但是在魏书生看来,这个带有诗意的比喻或许太过阴柔了,他的生命更加刚健,他的教育思想也更崇尚崇高的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魏书生更重视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并教会学生独立思想、明辨是非、负重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教育思想底色依然是儒家的。
但与孔子相比,他的姿态似乎更低。作为教师,孔子是不怒而威、好为人师的,他身上传统时代的师道尊严更加明显;魏书生则把教师请下了神坛甚至讲坛,他愿意俯身低就,愿意做学生的助手和服务员。如果说贵族出身孔子更享受杏坛开讲、得天下英才而育的快感;平民出身的魏书生则更享受,多培养出几个“有好心”的合格公民,这是出身使然;如果说孔子更想成为大师,魏书生则更愿意做学生的老友,这是时代风尚使然。但是从孔子到魏书生,有一条永恒不变的道理:教育应该从修身做起,好的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有层次的修行者,让学生学会终生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者自己不断修习。就像魏书生喜欢背诵的《大学》中所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有了这种修为,无论从事什么都会取得成功。机缘巧合,有了这样境界和修为的魏书生选择了教育,于是修行不息,教育不止。
九.只有一个魏书生
文章写到这里可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了:魏书生最大的贡献到底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简单也复杂。
说它简单,因为这个答案只有一句话,甚至两个字。还用《大学》里的话就是:“静”和“本”。用魏书生之的话就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找到教育的本质,并且踏踏实实,安安静静做下去。魏书生找到了这个本: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部积极向善的力量,导其向正,促其自育;求学也是同理,把学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自己领悟学习的乐趣、意义和艰巨性,最大程度释放学生自身的力量,调动内心的潜能。魏书生的成功在于他凭借其天赋悟性和独特的经历,在年轻时就找到了这个本;还在于教育界还一片荒芜、万马齐喑的时候就率先唱出了振聋发聩的第一声;更在于此后30年守住这个根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个问题又很难回答。70年代末中国教育重新上路,至今已垂四十年,我们的教育却没有根本性改变。其间教育改革多次进行,但是问题却没有解决多少,甚至越改越多。余生也晚,没有切身感受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但是我亲历了世纪末的大学扩招、世纪初的本科教学评估。从教以来也亲身参与了最近两次教育改革。其间主张甚多、流派甚众。乍一看去好像是百花齐放,仔细一看,那些花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纸花和绢花:多的是伪学术的喧哗,少的是真实干的镇定;多的是浮萍式的招摇,少的是莲藕式的沉实,当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为何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这样难以得到实践的正确回答?为什么魏书生给出的那样简单的回答却难以落地?为什么除魏书生外,很少有人能取得魏书生式的胜利?
或许是因为魏书生境界甚高,同侪难以模仿?或许是这样。中国的教师一直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难以吸收到足够数量的高水平人才参与,其境界能够望魏书生项背者更是寥寥。因此,魏书生创造出并且运用自如的招式,在其他教师、校长手里就徒具其型而丧失神髓,无论如何不能焕发出相同的力量。所以很多语文教师学魏书生只学到了他的“语文知识树”,却学不来背后的自学精神;校长们学到了“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却学不来背后的平等和尊重。在魏书生手里,一个硬软件都很薄弱的盘山三中能够成为全国教改示范校,但是离开了他的盘锦实验中学,尽管还保留着他当校长时的种种制度和形式,却难以避免泯然众矣。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我们太过功利?或许是吧。不止一次听到同行们这样评价魏书生:他一年有四个月不上课,学生成绩还那么优秀,肯定是因为他的学生好啊,不然怎么怎么可能;他当校长还当班主任,那学生敢调皮吗,敢不努力学习吗?不能说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种说法难免鹓鶵揣度凤凰的嫌疑。我们只看见魏书生一年四个月不上课,但是他在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时又花了多少工夫?为了帮一个学生改进上课做小动作的毛病,他可以坚持一百多个课时和这个学生同坐一桌,直到他学会自我约束;为了根除几个学生写作业偷工减料的习惯,他不管身体患病还是节假日,总要陪着这几个孩子一直把做作业补完;他要求学生记日记“道德长跑”,是建立在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前提下;他要求学生杜绝三闲,是建立在他长期严格自我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只看见他的成功,往往忽视了这背后的水磨工夫。“本固根深,枝繁叶茂”,我们太渴望快速成功,总试图从成功者那里取得速成秘籍,希望魏书生们能教我们几招,然后自己的成绩也就能像坐上火箭一样,一飞冲天。殊不知所有的长青之树下面都有我们看不见的庞大根系,揠苗助长,终究无法带来真正的长久的成功。现在语文教育中名家众多,流派众多,但其中有多少昙花一现,又真有几人树大根深?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的“教育家”们都太聪明了吧。每次新课程改革来了,就要缔造一批新的各级各类教育家,只要能够蹭上热点,搭上这班车,就能成名成家、名利双收。提倡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于是各地各校的模式蜂拥而起;翻转课堂来了,于是不管条件是否成熟,各种微课风起云涌;特色教育又来了,于是各种“教育概念”飞沙走石。不管自己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度创新,不管这些做法是否只是“新瓶装旧酒”,别人提过的理念我就不能提,别人用过的概念我就不能用,非得在理念上、名称上弄出与别人不同的东西,方才显出自己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独特性、创新性和价值性。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有贡献、有创造、有成绩的教育家。石中英先生对这种现象的批评一针见血:“一些学校辛辛苦苦凝练的标签化的所谓特色,除了个别参与工作的专家、老师外,绝大部分老师和学生根本不知道它们是一些什么东西。”(石中英《教育者不要再痴迷于制造标签化的“教育特色” 》《中国教师报》(11月10日)
……
还是让我们回到《大学》里那句话吧: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当代教育的根本就是“人的教育”:承认人的价值,发掘人的动力,让人能动的生长,让人真正成为自己。舍此之外,岂有他途?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教师有时间、有心情修炼好自己,没有一批有良好修为的教师,哪里会有出色的教育;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尊重,让他们发现自己,锻炼自己,培育自己,成就自己,没有足够的机遇,学生如何学会自学自育。魏书生总是强调“守住过去我们的经验和教育常识”。这句平实的话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在这样一个功利至上的时代里,承认教育是一份平平淡淡,需要长期坚守和经营的工作显得那样困难。
魏书生是幸运的,在他经营自己教育天地的80年代,我们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没有这么多繁文缛节,没有这么多考核压力,没有这么多有用没有的格式套子。无论是语文课堂还是班级管理,他都可以在一种自由舒展的状态下去思考、去尝试,没有负担、全身心地去尝试、发现、反思、总结。进而突破自己,成就自己,也成就他的学生和同事们。
魏书生是幸运的,在他年轻时就能得享大名,功成名就,今后的三十年中他可以摆脱名
利的诱惑和折磨,“不攀不比,高高兴兴,眼睛向内,脚踏实地,把那个平平淡淡的事情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
魏书生是幸运的,30几岁成名使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这些荣誉为他撑起一把大伞,让他能够在一定程度获得行动自由,能够在盘锦这片虽不辽阔,但是尚算宁静的土地上挥洒他的教育情怀,实践他的教育理念。尽管他也受到种种掣肘和制约,但是比起其他同时代或者后来的同行们,他算是足够幸运了。
魏书生又是孤独和寂寞的。他的成功过于辉煌,也太富有个性色彩,无法复刻,甚至让人无从仿效。从沈阳到盘锦,从初中学历的代课教师到教育名家,从文革时代的“准反革命”到五届党代会代表,魏书生一路行来,不停地书写属于他的人生传奇与教育奇迹,一段无法复制的教育奇迹。孤独的传奇,唯一的神话,这是魏书生的光荣,或许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十、不是结束
这篇文章要结束了,但魏书生的教育人生还未结束。2017年7月12日,“新三板”上市公司东联教育发布公告:接受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侯钰蛇递交的辞职报告,选举魏书生为公司第二任董事长。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不理解,一生都自苦奉献、平淡从容的魏书生老师为什么在年近七旬时涉足商海?这不是要坏了一生积累的名誉?他是要借助更大商业平台施展自己在体制内难以完成的教育理想,还是在正式褪去官方色彩后将自己的一生的名望一次性变现?
随后,在正式就职的仪式上,魏书生明确表示:未来工作的时间里,自己在东联教育分文不取,并将自己的全部股份无偿捐赠社会,包括学校、教师、同仁等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为此东联教育制定了相应的诸如成立东联教育基金会、举办“东联·书生杯优秀教师评比活动”等系列公益扶持举措和计划。此举平息了很多议论,但还是有人表示对此持谨慎观望态度。毕竟在这样一个利益至上的年代里,这一举动太过惊世骇俗,令人难以理解。
文章写罢,这次研学可以告一段落了。但魏书生还在路上,他的教育人生还在继续,我对魏书生的阅读思考还在继续,我们的教育还在继续,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实践也还在继续。希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魏书生老师能在新的平台上再做出一些有趣、有味的事情,能把东联教育这个不再平平淡淡的事业继续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从容容,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为我们提供更多耐人寻味和深入思考的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