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诗意《春秋》!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子弑父。孔子惧而作春秋。记天子之事。而乱臣贼子惧。约其文辞而指博。以春秋笔法。行微言大义。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春秋既成。弟子口受传指。刺讥褒讳。挹损文辞。不可书见。有鲁君子。左氏丘明。惧人人异端。各安其意。终失其真。因孔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空言。余不惑而读孔孟老庄释。为明其义。延读左书。日夜读之。时人腹有诗书。出口而言。栩栩如在眼前。吾亦如飞跃时空。与之隔席对谈。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今不言其争。惟念其华。思之想之。作《诗意春秋》以记之。是为记。
孔子作《春秋》,以春秋笔法,行微言大义,这记载的第一件事,叫《郑伯克段于鄢》。
当初,武姜因难产郑庄公而恶之,而喜次子共叔段,并想请郑武公立为太子。后来,庄公即位,共叔段竟私欲滋蔓,乃至共武姜谋反。郑庄公欲擒故纵,打败了共叔段,迫使其逃到了共地。同时,置其母武姜于城颖,并且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后来,郑庄公后悔对母亲这样。当时,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去给郑庄公献贡品。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左传》说,《春秋》在记载这一段时,记载成:“郑伯克段于鄢。”其基本含义是:“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意思就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不称“庄公”而称“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春秋》这样记载,基本上把郑庄公的本意写出来了。
后来有人说:“颍考叔算是位真正的孝子,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还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是《诗经·大雅·既醉》中的一句,意思是孝子贤孙世世代代永相继,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
《既醉》是《大雅》的第十三篇。全诗八章,每章四句,通篇都是祝福词,描述周代统治者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尸对主祭者周王传达神灵旨意,表示祝福,祭祀完毕后周王和诸侯尽情宴饮的场景。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孙子。
颍考叔是个大孝子,而且还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庄公,使其及时改正了对其母亲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对弟弟没有尽教诲的责任。
儒家主张孝为先,所谓孝悌乃为人之本。《春秋》把这件事放在其首篇,无疑有着其教化的目的的。
《郑伯克段于鄢》不仅阐述了孝悌大义,也教给我们两个常用成语,一个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是“其乐融融”。而这两个成语,却又与孝悌大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