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代文学略要
公元前206至220年,统称为汉,分西汉和东汉。两汉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散文,诗歌。
汉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它是两汉一代之文学,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等。两汉著名的赋家有贾谊,枚乘。
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最为突出。最具代表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善于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
还有班固的《汉书》 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等。
两汉诗歌以乐府诗和五言诗成就最为显著。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称:“汉初四言,韦孟首倡,匡谏之义,继轨周人。”意思是汉朝初年的四言诗,首先有韦孟的作品,它的规讽意义,是继承了周代的作家。
我们先来看汉代乐府诗。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chí chú]。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lián lián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这篇《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又名《日出东南隅行》,是一篇带有喜剧色彩的民间故事诗。它描写一个名叫罗敷的年轻貌美的女子,第一部分写她的美貌,却并不直接写她美,而是通过别人的眼: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的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耕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至于他们回来后都相互埋怨,只因多看一眼貌美的罗敷。你看,多么巧妙!又多么惹人!给人们心里留下无限想象。第二部分写太守觊觎[jì yú]罗敷的美貌,先是马车不肯再走,又派遣小吏过去问,然后自己直接问:“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罗敷回话自己已经有丈夫了,严辞拒绝了太守。第三部分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最后一句: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充满了自豪之情,让太守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整篇下来,让我们先识其外貌,然后又洞达其心灵,认识了一位貌美品端、又机智勇敢的小妇人。其实整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现实情况,因为那时的诸如此类“太守”们真的就像诗中一样厚颜无,耻,强抢民女,史书都有记载,这也是它现实主义的一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