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想为所有的考生加油鼓气,同时也为即将中考的学子们一起加油,为此,写下此篇文章以示鼓舞,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
古往今来,那些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少年立志,成就一番丰功伟业的。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年少的时候,毛主席在家乡跟着先生读书,有一天,他看到先生愁眉不展,就问:“先生,您为什么愁眉不展啊”?
先生回答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接着说:“石三,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我担心哪,今年大旱,乡亲们又要受苦,韶山冲又要添乱象了。”
石三问:“先生,您忧虑的是?”
先生答:“我是个古板的教书匠,但不是个迂腐的书呆子,济国救民才是经世之学,才是大学问。石三,你天资聪颖,胸有大志,有机会一定要走出韶山,去读天地之间的大书啊!”
“谢谢先生”,石三深深的鞠了一躬。
回家之后,没过多久,毛主席就暗下决心要走出去,去见识广大的天地,学习天下的知识,造福苍生。
临走前,还写下一首七绝·改诗《出乡关》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意思就是: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死后埋葬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
何等的豪迈!何等的志向!何等的境界啊!
当时,毛主席也不过十六岁而已,就已胸怀天下,志向远大。
真不愧为一代伟人!
没有毛主席的少年立志,就不会有今天伟大的中国!
因此,十六岁,正是花季般的年龄,正是立下远大志向的大好时机。
回想我们这一代的十六岁,还处在懵懵懂懂,不知为何而奋斗的阶段,更别说立下什么远大的志向了。
因为我们所处的八十年代,正是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中国正处于年轻,发展的时代,一切都还在发展中,摸索中,学习中。
我们也是那个年代唯一特殊的产物:独生子。
在此之前,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三四个孩子,五六个孩子,甚至七八十来个孩子。
到了我们这一代,家里只能有一个孩子。
因此,就造就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现象。
独生子成了焦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一个人转。
结果就是,养成了我们这一代人自私自利,不懂感恩,不懂分享,娇生惯养的性格。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我说:“温室造花朵”。
我们这代人普遍缺少吃苦精神,因为大部分80后从小家里条件都不错,至少没怎么挨过饿。即便有,也是很少数。
但凡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都没怎么吃过苦。
因此,在学习上,也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努力和拼搏精神。
父母确实会有些娇惯,不舍得让孩子吃苦,结果就养成了我们逆来顺受的坏习惯,认为不需要奋斗,父母都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
当然,我不是否定80后,只是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好的方面是,80后普遍都受过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对下一代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想表达的是,今天的00后,刚好是70,80后的下一代,你们所处的中国时代背景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你们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是很重大的!
你们出生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衣食住行早已达到小康水平,甚至有些家庭远远超出小康水平。
你们这一代人是自信的,是灵活的,是思想先进的,是多元化的,是特立独行的,是无畏的,是极具个人色彩的。
祖国正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注入进来,加速国家前进的步伐。
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国又处在一个复杂、艰难的国际形势下。
疫情的影响,中国与欧美的紧张关系,俄乌战争等等,这些都不可忽视,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祖国正处在冲顶期,需要万众一心,共同闯过难关。
任重道远啊!
不成功,则成仁!
那我们这一代青少年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立下大志,好好学习,努力拼搏,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志,则国之栋梁!
这个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青少年代表着蓬勃的朝气,青少年代表着年轻的活力,青少年是推动国家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预祝所有的高考生,中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考出气魄来,考出志向来!
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崛起吧,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