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爱有很多,狭义的有父母、朋友、另一半,广义的有社会、国家、世人。
我想说的爱,很简单,父母之爱。
从小时候起,父母就陪伴着成长,很幸运,我一直被父母宠爱着长大,每一个成长的时刻,都有他们的陪伴。
初中,我成绩不好,尤其是数学,后来拼命的学习数学,当我第一次数学看到130+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拿给我爸看,后来,每次考试我都会跟我爸一起分享交流,我跟我爸说考试很难时,爸爸会跟我说"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当我跟我爸说卷子中不该失分的地方时,爸爸说告诉我遇到简单的不要大意。
初中三年,是我真正懂事以来觉得最幸福的时光,那时家离学校很近,一日三餐全部在家,父母也总是有时间陪我们聊天说话,我喜欢跟着爸爸说些学习上的事,我喜欢跟着妈妈说说学校的事,那时很快乐,有很好的朋友,有很喜欢的老师,被同学喜欢,被老师喜欢,有父母疼爱,有家人常在。
如果说初中阶段,爸爸留下的足迹多一点,那么高中,就是妈妈的陪伴更多。
高中离家没有那么近,还有晚自习,我不可能每天都往家里跑,我没有过住学校宿舍的经历,也没有想过住学校的宿舍,所以高中未开学,爸爸妈妈就替我租好了房子。那时总是想家,每次上完课,无论是中午还是下午的课外活动,因为学校不准带手机,所以每次上完课,即使没什么事,我也会跑回租的房子那里,只为看看有没有妈妈打来的电话。经常看不到家里的来电显示,就会在心里默默的责怪“居然都不给我打电话,一点都不想我”,就这样一边责怪着一边给家里打着电话。记得有一次我给妈妈打电话时,她正在跟别人打麻将,所以没有专心的好好跟我说话,还说回头再给我打过来吧。我当时特别生气的挂了电话,我想着打麻将就那么重要吗?还想着“我再也不要给你打电话了,就算你打过来,我也不会接”,可是你知道的,时间一过去,就会把这些不愉快给忘记,该打电话的还是会打,同时还有跟妈妈的道歉,不该生气挂她电话。
后来,可能是自己身体本来就弱吧,加上缺乏锻炼,经常生病,后来妈妈就抽空过来给我做饭,有时间就陪着我。高考前后,也是妈妈一直陪伴,陪我看考场,陪我散心。
高中时的心,似乎都很敏感,一点点的小事,也能在心里发酵,一点点的鼓励,也能在心里开出一朵花来。
记着有一次考试,感觉考的还算满意,较之之前,也有进步,晚上就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跟他说了一下考试情况,第二天早上打来手机,看到父亲回的四个字“干的不错”。也许你会觉得这四个字太简单了吧,可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是感动了很久,至今,依旧记得这四个字。
父母总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着无私的陪伴,并且毫无责怪,有的只是无尽的宽慰。
记得高考结束之后,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与解放的欢快中,只有我,对着电脑陷入无边的焦虑。关于这段历史我不想说的太多,原因我也不想说的太多。不是因为当时觉得自己考的不好或怎样,而是有些东西,我无力改变,只能听天由命。所幸的是,一切都有惊无险的过去了。所以我感恩自己的幸运,更感谢那段人生黑暗的日子,在无边的焦虑边缘徘徊时,妈妈一次一次的宽慰。
长这么大以来,无论是我想做的什么事,只要是对的,好的,有意义的,妈妈永远都是支持的态度。我感谢有这样爱我的妈妈,我也感谢,每次需要做出人生重大选择时,总有他们的参与。
越长大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我更愿意主动去和父亲交流,听取他的意见。
这样的爸爸妈妈,教会了我一步步的成长,教会了我做人与善良,告诉我什么是教养,告诉我什么是美好。
书上说,当你半夜敲门,那个赤脚为你开门的人,就是你的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妈妈也是我的佛吧。因为我记得在那个黑色的夜晚,当我被自己家的大狗吓的尖叫时,在床上休息的你连鞋子都没有穿的跑出来,问我有没有被吓的怎么样,从此再也不让我离大狗太近。
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站在足够高的位置,去像唐僧那样说什么普度众生,也不能像圣人那样说什么大爱世人,但我能做的,是用父母教会我的爱与善良,去爱身边的一切,花草、风景、自然、万物,感恩自己享有的一切。用父母教会我的爱与善良,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人、朋友、小孩、陌生人。用最大的善意,与这个世间相处。这就是我父母教会我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