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三天,将《微习惯》这本书从头到尾4刷完毕了。重读的目的,就是想更好地去践行微习惯。
因为前段时间实在是有点摆烂,恰好又想去形成新的微习惯,而对于新的微习惯,我是突然想到才会去做,没有想到就不了了之。
所以,那个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了。
那么在重读之后,我收获到了什么呢?
一、新的践行方式—追踪
有时候微习惯没有去践行,除了意志力以外,遗忘就是最大的敌人,尤其是“还贪多”。
最初,是人在塑造习惯;后来,就是习惯来塑造人了。要是让养成习惯如此重要的事情败给遗忘,那就太不划算了。
重读本书,就发现了一个对付遗忘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记录和追踪”。作者提及,自己为了追踪微习惯的进展,会采用大日历的形式,每天核对是否完成。
过去在养成微习惯时,完全没有采用追踪这种手段,不可否认的是,这途中确实出了一点小差错。
尤其是现在还想养成3个微习惯,所以追踪这种方式,可以尝试着用起来。我用了一张A4纸来分别对每一个微习惯进行追踪,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会在睡前对已经践行的微习惯打勾。
我的微习惯追踪日历假以时日,看着那满满的✔,我一定幸福感十足。
二、真正的成长—坚持
真正的成长不是英雄主义,而是坚持主义。
坚持很重要,这个人人都知道。但关键是,知道是一回事儿,做到又是一回事儿。尤其是在重读《微习惯》这本书之后,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本书说: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一天成就不了这个过程,也毁灭不了这个过程;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可能会带来问题。
如果你真的漏掉了一天,请记住,以后要尽量坚持下去,一天都不要偷懒,因为坚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击并前功尽弃。”
记得很久之前,我在养成睡前读2页书这个习惯时,明明坚持了很多天,突然有那么一天,因为犯困睡着了。
醒来后,我几次捶足顿胸。虽然说,目前自己已经养成睡前读2页书的习惯了,但这件事情我到现在还记得。
那感觉就像,“特别好喝的一锅汤,掺杂了一颗老鼠屎”。
所以《微习惯》中说:“微习惯的目标是100%的成功,而不是95%。”
因此,对于微习惯,我一定要100%的坚持,毕竟它那么简单不是吗?这是阅读本书后第二点收获。
三、抵触了,就后退一小步
《微习惯》中有养成习惯的八大规则,其中一条就是“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这条规则的本质还是告诫我们,习惯一定要足够“微”。养成习惯时不要一下子逼自己太急了,让自己的习惯太难以至于形成强烈的抵触心理。
更恐怖的是,自己还想去突破强烈的抵触心理所形成的阻碍。这样一来,反而会造成个人的内耗。长此以往,会形成反作用,导致前期的努力毁于一旦。
所以,作者认为,相较于和大脑中的抵触情绪想抗衡,还不如引诱大脑用你想要的方式去做事情。
即将任务变得越来越小,直到自己的抵触感最小为止。
书中的这条规则是针对微习惯的,但重读之后,我发现它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比如:
想玩手机不想看书,就告诉自己,看两页就可以;
太累了不想写作,就告诉自己,你写50个字也可以;
只想刷B站不想录视频,就告诉自己,你先随便看看对标账号也可以;
......
过去自己看书,认为自己只要看了,就已经吸收了,所以看完之后就放着不管了。但现在深刻意识到,好书真的值得自己反复读。
其实重读《微习惯》,收获的不止是以上3点,但要继续写下去,真的没完没了。未来在践行微习惯遇到瓶颈后重读,相信会有新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