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一场神奇之旅游,因为透过书籍上的文字和图片,你可穿越时间与空间,与圣人来一次思想碰撞。你不必与书籍的主人面对面正襟危坐,就已然可以藉由他的思想萌生出新的“苗子”来。
还记得,大学毕业以后刚回到家乡时,我迫不及待地扑向市区唯一的图书馆,看到那狭小的空间和少量的藏书,再想想大学里那个宽敞明亮兼具现代化气息的“尤物”,对比之强烈,心情落差不是一般的大。小城里的文化硬件建设也就这般,单单大城市里的一座学府的图书馆就能把它比下去。
当我意识到读书是神奇之旅时,再回头看到小城图书馆那一排排书架,我觉得我错了。
——即使书籍不算多,但它们都是过往圣人的思想,凝聚了他们高贵的思想灵魂,连你自己都没法把它们全部拿下,用以武装脑袋,你凭什么可以嫌弃它们数量少呢?小城图书馆的占地面积虽然小,但因为这些书籍的存在,大大拓展出看不见的面积,那不是肉眼所能见识到的部分。
这样一来,心中的认识有了180度的转变。可喜的是,在我办理借书卡的几年里,小城的图书馆一直在进步着,不停地制造着惊喜。比如不需要工本费了,比如建立了用于宣传的微信公众号,并且一直有专人在运营,比如举办了“想书”活动,按照读者的意愿购入新书,比如实行电子图书馆服务,开展网络有奖问答等等。
等到工作后才愈加珍惜阅读的光阴,听起来似乎非常可笑。但我还是庆幸自己能在而立年之前意识到阅读机会的宝贵。因为我对读书的喜欢并不是生而有之,能慢慢地喜欢上实属意外。
至今我很羡慕那些家长懂得主动引导和推荐孩子畅游书海的家庭。因为我爸妈没有在这方面给我当“引路人”,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是顺其自然,而且他们那一代更讲究一技傍身。所以在我初中之前,能阅读到的有价值的课外书十分有限。那时候,每当我看到小伙伴们如痴如醉、摇头晃脑地嗜书如虫时,我还不明白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可以陶醉的。
再加上小学时还发生这样的事:邻居姐姐带我去新华书店逛,一群小孩子常会在店里翻书看,那里一位秃顶的大叔便经常和我们“斗智斗勇”,不停地想把我们赶走,说:“小朋友要买就买,不买就不要翻书”。生怕我们把书看旧了。从此,我对书店更是心生一种抵触之感。
于是,直到初中毕业,掐指能算的已看过的“大部头”课外书是《智齿》《白客》《十二生肖》(前三者都是郑渊洁的童话)、《观世音的故事》、《哈利波特》1和4、《花季雨季》。似乎对阅读没有太高的兴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几个:
1.信息闭塞,互联网未发达的年代,没有引路人的情况下,不知道有什么适合自己的好书;
2.不知道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什么现实的好处,因为没读多少课外书,对我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这是学生时代唯分数论的弊端;
3.不知道如何将书里看到的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到高中时,由于语文作文难度的陡然提升,才意识到“文外功”的重要性。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文化苦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家》等比较“上档次”的书籍(PS:语文老师很重要,她小学6年级已经读完《红楼梦》)。当然,由于课业紧张,阅读的课外书在量上是有限的,并且因为高考指挥棒的效果,当时很热衷那些文辞优美的作品。但是那时候已经和以往不同了:发现读书的乐趣所在。原来,书中有一个大世界等待我去探索。
上大学以后,喜欢的书偏实在型,就是说不清为什么好。后来才明白,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导“知”的,一类是指导“行”的,我所谓的实在书,其实是后者。不要和我谈太多大道理,直接告诉我具体怎么操作就好,能立刻落地见效的就最棒了。所以一旦我发现有这等接地气的好书,定然是乐翻天的。
很高兴看到,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小众好书出现在我们面前。若是以前,不能获取那么多信息的时候,还总以为好书就是那么些要啃很长时间的大部头。工作以后,有幸获知经典的外国实用性很强的个人管理类书籍,越读越有滋味。虽然作者和我生活在不同的地域,远隔大洋,却同样都会面临着相同的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困惑和难题。而他们那种善于动脑思考、臻于高效流程的做法令人钦佩。比如《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如何阅读一本书》、《清单革命》、《时间投资法》等等。
这也让我意识到,读书不仅仅是让人感到有意思,更是帮助开启心智的直接方法,能在一瞬间让你原本模糊的概念和做法忽然清晰起来。我们周围人的经历可能很相似,而千差万别的书籍背后却是好多人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和花了很长时间悟出来的“道”,花一点时间就能获取以上优品,何乐而不为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可能正好有一本书就像良师益友一般,传道授业,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好的“普渡自我”。另外,书中说到的一些问题的角度,特别可以激发出我们的灵感和想法,帮助我们提升创造性思维,有更开阔的思路去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困惑。
现在的我,相信多读几本书,会让整个人的心智水平变得不一样。于是从2013年,开始认真记录每年的书籍数量,也才知道自己的读书速度多么的龟速。慢慢地,2014年的数量比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每周一本的速度。
当然,以前只是听之任之,随手抓起就读的时光。而今年,明白了时间资源的有限性,于是第一次仔细罗列书单,并且真正尝试主题阅读。在量上或许不能超过2014年多少本,但我有信心,通过今年的主题阅读,会比2014年有更大的收获。
与好书相伴,享智慧人生。加油!
@发愤的草莓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2014study)
【关注】 个人管理、楷书、育儿
【喜欢】 读写、涂鸦、竹笛、EOP
【坚持】 做计划回顾、记录时间开销、手写活页日记
【发起】 汕头幸福成长沙龙(微信号gerenguanli)
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与微博网址,谢谢!
如果您觉得本文让您有收获,不妨花1块8毛8打赏一下作者,——》[猛戳这里][1]
[1]:http://weibo.com/p/100160379579737117117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