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骆驼计划艺术艺术之家国学与传统文化
水墨·赵国毅 | 听画中人讲讲他们的生活

水墨·赵国毅 | 听画中人讲讲他们的生活

作者: 骆驼计划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17:37 被阅读18次
    画 | 赵国毅   编辑 | Wayne

    导语

    艺术作品到底有没有标准?

    绘画创作是一件主观的事,不同人创作的作品都会有着风格、技法、思想等等方面的差异,但我们欣赏一幅作品时,有没有一个标准呢?赵国毅指出,其实标准是有的,比如中国画强调写意性,一遍遍描出来的肯定不是好画。中国画是写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画中国画一定要有写意精神在里面。写为上,画为中,描为下。

    今天给大家带来赵国毅的一系列人物画作,没有多余的线条描画的匠气,而充满水墨写意之美,又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蕴藏其中,让人被画里的情绪感染。

    国画·赵国毅

    黑龙江省海伦市人,现定居北京

    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协会员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

    黑龙江省政治协商会议画院研究员

    刘大为国画工作室画家

    2015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

    赵国毅水墨人物工作室导师

    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

    用线五字法

    赵国毅教授强调指出,在古代就有六法之说,气运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传移摹写、应物象形、经营位置。

    到了近代一些国画大师也都多次提出新的评判国画艺术优劣的标准,丰富、补充着古代的“六法”。

    如黄宾虹关于国画用笔对线条的要求时提出:“平、圆、留、重、变”五字法,使我们对国画中的用线质量有了更明确的评判标准。

    黄宾虹所谓的“平”主要是强调绘画者在为线的时候要能做到心平气和,不可心浮气躁。中国画的线条,要充满“静气”,大有宁静方可致远之气。

    所谓“圆”是强调中国画的线应多用中锋线条,以中锋为主,中侧锋结合,使所表现之物象有沉健之美。

    所谓“留”,先生强调用线要有持重之美,线道运行中要能留得住,不飘浮,不草率,既古人云“锥画沙”“屋漏痕”,使线条能吃到纸的里面去。

    所谓的“重”,强调的是线条的厚重感。线条不能轻薄,不能减化,必要时可复笔,可积墨,求其厚重。

    所谓“变”,是建议画者在具备了上述四种能力后还要尽量求其所变。变则通,变则美,变才符合对立统一的美学原则。变就是要求画者在描绘物象时,不同的物象及物象的不同部位、针对不同的质感、色感、体感等要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去使用线条,要做到中锋侧锋、浓淡干湿、粗细长短的线去应物象形,充分表现物象。

    远山下的母亲带着朴素的头巾,画面写满母爱;辛劳工作的农民和村女腼腆的脸上溢满淳朴的气息;矿山兄弟的笑绽放在脸上,劳苦与坚韧藏在眼角的褶皱里。在赵国毅纯熟灵活的水墨功夫下,每一个画中人都有着自己鲜活的故事、鲜活的情绪和鲜活的生命,以一种毫不窒碍的温和方式感动我们的内心。这是笔墨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郑板桥垂首低吟的诗句还在画里回响,三友出游的欢声笑语已到达耳旁。

    没有什么绝代风华,水墨里不过是平凡的灵魂,在把故事讲。

    (说明:本文图片由赵国毅提供,画作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严禁商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墨·赵国毅 | 听画中人讲讲他们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zc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