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阅了一位朋友的公众号。
朋友在文中说,休学典礼,有不少孩子没有参加。
朋友由此联想到规则意识。
文末,朋友深情呼唤,孩子,求学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愿你不要错过今后的每一个休业典礼,不要再让老师失望,好吗?
我想和朋友说,那些不来的孩子,今后还会继续让你失望。
不信,打个赌。
不是孩子不来,而是临近春节,各种事由让孩子来不了,然后不来了。
要是孩子自己不想来,想不来,这孩子的心得有多大啊。
我能说,即使天上下刀子,也要去,善始善终,规则意识很重要。
可能吗?
不可能。
试想一下,班级里孩子父母全是双本科,本地固定工作,我想,假期结束前的休业典礼,除非下刀子,这一类家庭的孩子肯定不会缺席。
缺席的是哪些孩子?
我想到自己班里的一个女孩子。
天天早读比别的孩子迟来。
问一下,才知道,她家到学校公交车班次少,赶不上早班,就得再等二十多分钟。
难怪迟到。
那能不能对那女孩说,你可以比固定的出门时间再提早半小时?
我无法说出口。
面对孩子,还能说不出口?
从前,冲动下,肯定要声色俱厉,你一定要早到!
现在呢,我能换位思考。
那个女孩,成绩不错,文笔很好。
我跟她询问原因之后,还带着一丝期许的,指望她能即使最迟,也不要迟的离谱。
事实呢,没有大的变化。
她踩着不变的节奏,淡然飘进教室。
我对她一点意见也没有。
我习惯了她的节奏。
教学相长,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我适应了她,她的节奏带走了我,让我知道,呐喊与发脾气是无用的,作为老师,要向学生学习,假如面对迟到一类的事,仍要保持淡然娴静的气质。
作为老师,以前的我不是这样子的。
从前,会大发雷霆,形象尽失。
现在一发火就后悔。
我那同行朋友也是性情中人,他的呼唤我理解。
我想对朋友说,我已越来越意识到作为一个老师的角色担当了。
你只是一位普通老师,你无法扭转孩子身上多年积淀形成的一切。
比如,孩子背后那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你无法更改。
那个女孩,我设想过几次,如果是我的女儿,老师跟她谈过了,我会怎么办?
那么,至少,早上,没有私家车,就算拖着电动车,纵使寒风割人,也非要让孩子准点到。
那是我。
那孩子呢?很大可能,家长熬夜加班,早饭可能都没给孩子做,孩子得自力更生解决吃饭,更不会有人喊孩子准时起床,留点提前量。
这是往好里想。
还有可能,人家家庭就是那节奏,按部就班,你觉得迟到是天大的事,在人家看来,压根不算事,该几点出来就几点出来。
教学相长,在这里还可以解释为,作为老师要容纳特殊家庭、特殊孩子、特殊情况的存在,你能容纳,所有的特殊自会化为一道别致的风景。
你豁达,世界无限美好。
你纠结,世界伤害了你,世界却安然无恙。
记得,以前教过一孩子,家长明确纵容孩子可以不做任何作业。
那时,我不懂事啊,非较真让孩子做作业。
搞得人家家长不愉快,孩子不愉快。
事实上,他们一家不做作业,绝不会影响地球转动嘛。
太阳天天从东面升起。
我班里也有孩子,不辞而别。
休业典礼影子都见不到。
第二日,家长才QQ告诉我,孩子回老家了。
能提前告诉我吗?能参加完再回去吗?
鸡同鸭讲。
你讲的是A,他听到的是B,心里想的是C,做出来的是D。
类似的事多了,我发现,好多孩子身上的事,作为老师,不用跟自己较劲,也不用跟孩子较劲。
即便你是班主任,你也无法做好班级管理之外的事。
譬如,一个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孩子不辞而别,一个孩子习惯性迟到,不是你努力就能成的事。
我们常会看到先进典型,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转化了一个学生。
请相信,那个学生的转变是暂时的。
如果你不能改变他的家庭,不能改变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那么,你的努力终将会是徒劳的。
班级里小强,天天不带胸卡红领巾,班级天天为此扣分,提醒过多次,效果基本为零。
我知道有班主任三十六计,放在从前,我一定要施展一下,不相信拿不下小强。
现在的我,比以前冷静多了,仔细观察过小强,脏兮兮的衣服领子,脸是天天洗不干净,作业是天天拖欠不做。
我知道,强大的小强背后是一个不正常的家庭。
这个不正常的家庭才是一切问题的源泉。
扪心自问,我能改变这个家庭吗?
我耐心和小强沟通过,班级里重申过纪律,一时有用。
过几天,小强又忘记了。
或者一天当中的某个时辰,小强又不佩戴了。
几十个孩子,出现一个小强,非常正常。
我可以多管齐下,让小强记得戴红领巾。
可是,不在佩戴红领巾上出现问题,小强自会在其它方面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家庭的改变,父母的改变。
扪心自问,我能改变这个家庭吗?
除了学习,除了不做作业,除了成绩,除了佩戴红领巾,小强身上要解决的问题多了去了。
有人能真正改变小强的行为习惯吗?有人能陪伴小强的每一个成长周期,了解引导他的身心发展吗?
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父母。
老师,只是送一程,且要知道,老师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才是你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
离开课堂,老师的作用基本为零。
刚看到杭州某论坛教育版块,有家长指责某区期末试卷难度过大。
有家长发一帖子回应,说,难了有人骂,浅了有了骂,区分度不明显有人骂,不知道怎么才为好。
那回帖说的好,二八定律在许多领域存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在所在领域出类拔萃,还有百分之八十的趋于普通。
考试分数如此,社会阶层如此,孩子成长也是如此。
老师减轻执念,清晰自己的角色担当,不为难自己,不为难学生,算是美德。
类似小强一类的学生,很多。
我想起,少儿小说创作领域。
想起这个领域,是因为我教的孩子会读一这类型小说。
我不喜欢读某些少儿小说。
比如,淘气包马小跳。
比如,今天我是升旗手。
这些作品,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挣扎,以及成长问题的根源。
我很难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小强们的影子。
一儿童文学评论家一针见血。成长,无疑是儿童小说常写常新的话题。但是,大多数作品仅仅在成长的外部空间用力,对成长者内心的挣扎,以及对成长者诸多迷惑的人生问题书写的力度不够。
如今好多少儿小说,如成人小说那样更多地强化娱乐、消遣功能。
创作的趋向也是一种迎合,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子的作者,有什么样子的作者也会有什么样子的读者,互为影响。
该评论家比较推崇《安琪拉的灰烬》一书。
书的作者弗兰克·迈考特,1996年出版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一年重印47次,印数高达150万册,创下了一连串的出版奇迹。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写了一个孩子苦难的成长历程,书中直面苦难,如贫困、失业、酗酒、死亡。有评论说,此书阴霾、沉闷的调子,和爱尔兰潮湿多雨的天气一样,身处其中压抑窒息。
这是一部真正的书写成长的小说。
孩子成长历程中所曾拥有的迷惘、感伤、疼痛,都在作者的记叙中得以真实呈现。
我不喜欢读那些呈现娱乐化倾向的少儿小说,也不建议我的学生读,读完之后,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除了编织的故事撩人一笑,还剩下什么?
某卫视的变形记节目,算是撕开娱乐化面纱的无意之举。
此节目初始还有点积极意义,最后跟栏目名一样变形了。
城市的孩子要是俊男靓女方能参与,还得有钱,参与节目像是在做一次游戏。
农村的孩子去城市一圈,带着困惑不适又回到农村,谁会真正关心他们成长中的迷惘伤痛呢?
有报道说,参与过此节目的农村娃有拒绝回原生家庭的。
拒绝回,可又岂能拒绝的了?
哪个作家的视线瞄向了他们?
马小跳,升旗手肖晓,和那些参与变形记节目的穷孩子,反差太大。
我们的作者写了马小跳、肖晓,跟变形记节目邀请富人家的孩子参与节目一样,只看到人在说话,在行动,没看到人物的真正内心。
只见其表,难见其心。
《安琪拉的灰烬》一书中,给了小弗兰克成长力量的,是他名为安琪拉的母亲。
安琪拉,是英文“天使”的音译。
安琪拉原先是舞女,美的如天使一样,后来生了好多孩子,她会斥责,她抽烟,她讲粗话,但她对孩子尽心尽责。
同许多苦难时期的中国母亲一样,她为了家庭生计,将孩子们从贫民窟拉扯大,她牺牲了许多,付出了许多,从这个意义来说,母亲如天使。
那个评论家说,我们孩子现在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忽视了苦难的存在,或者说对苦难做了冷处理。片面强调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刻意制造出虚假、虚浮、浅显的快乐文字以取悦读者。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安琪拉的灰烬》。
著名作家高建群说,我很奇怪,这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苦难,但是它不叫人绝望。我细细地琢磨着这个原因,好像有些明白了。主人公在成长着,在拼命地吸吮着苦难的乳汁成长。这成长的历程是无坚不摧的。
美国《好书》杂志评论,很少有一本书能像《安琪拉的灰烬》这样能以苦中作乐、感伤而又不失乐观积极的精神感动读者。这本书的成功靠的不是夸大词的宣传,而是真心被感动的读者的口口相传。
书中的小弗兰克们是安琪拉的孩子。
人来到世上,都是天使的孩子。
对于伴随着苦难而长大的人类而言,母亲,无疑具有天使所包涵的全部内蕴。
苦难,不全是物质生活的苦难,精神心理的欠缺,成长中的困惑迷惘也可以算作是一种苦难。
眼下,父母看似将不缺衣少食的生活,双手捧着给了孩子,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发育和精神需求。
有读者说,全世界孩子的哭声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想告诉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天使,告诉他们自己的委屈和不平。当天使洁白的翅膀轻盈地掠过哭泣的孩子的额头的时候,地狱便成为了天堂。或许这正是人类的力量之源。
一位睿智的读者。
我想说,作家的笔触要关注孩子真正的成长。
我想说,父母要能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天使。当天使洁白的翅膀轻盈地掠过哭泣的孩子的额头的时候,地狱便成为了天堂。
或许这正是人类的力量之源。
我还想对老师说,远离孩子课堂之外的生活,让父母成为孩子生命历程里的天使吧。
作为老师,放下执念,立地成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