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想写的内容并不是这个。
——虽然周一就已经买好了电影票,
并且当时的心情很是雀跃,
毕竟可以错开2月14日这个尴尬的首映日,
又能提早抢先看到点映的场次——
内心却不是很笃定会想写观后的。
从放映厅出来,脚步都忍不住有一些跳跃。
坐自动扶梯转啊转地下楼,
对周围的商铺行人都有些不在意。
要从商场出去之前,先打开了耳机电源。
手机里提前下载好的OST,
找到女主角唱的那首歌,单曲循环,
音量放大到可以隔绝外面的世界。
走到户外乍暖还寒的冬夜空气里,
仰头看见落尽树叶的梧桐,
两株相邻的枝丫努力往上伸展,
交错在一起,想要握住遥远的一颗星星。
耳机里面是女主放开了的嗓音,
温暖电影院里的触动又涌上心头、
心底暗暗决定:好的,下周,二刷吧!
很早就知道La la land,是因为对主角的关注。
不,不是高司令,他真的不是我的菜。
《恋恋笔记本》并没有那么的打动,
《Stay》的重点又都在伊万·麦克雷戈上。
尽管La la land之后,
不得不承认高司令还是很男神的——
拜托,圣诞夜相遇时那出钢琴戏,
音画之美,叫人起了一身身鸡皮疙瘩。
但承认男神是一回事,喜不喜欢是另一回。
所以,其实吸引我的是女主Emma Stone。
最早看Easy A认识,放得开,不怕扮丑,
虽然只是个青春校园片,至今还是觉得极佳,
直觉告诉我这个妹子能走得长远。
后来两年The Help、Birdman,这类正片,
Emma都有不俗表现,也是颁奖季热门。
另外不能不提石头姐和加菲的恋情,
Amazing Spiderman可能口碑一般,
但这两位如此来电,因戏生情,
实在是过分可爱的一件事情。
分手后继续保持有爱,
一直被人念快复合快复合啊快复合。
我就知道说到石头姐一定会忍不住滑到这个话题,
所以还是赶紧打住,总之很喜欢她就是了。
但是讲真,石头和加菲你们俩这么甜,求复合好不好?
除了女主,电影题材也是我大爱的Musical。
舞台上的musical充满现场的整体感,
而电影的形式就可以运用太多的技巧推敲。
那些从小看到大的音乐电影,
是怎样用旋律和画面,滋养了心头:
启蒙了最简单基础的音符理论,
温柔了最贴心温暖的母女感情,
通透了人间苦难革命血泪,
说最好的事便是爱与被爱。
Musical的好处在于时时刻刻提醒你,
这些喜怒哀乐可以很真实,
但这些歌舞升平也可以很象征意义,
就这么游离在生活和艺术之间,
有美的形式,亦有真的意味。
很多人都习惯了看太实的故事,
对一言不合便尬舞飙歌的模式,
往往会一脸懵逼难以接受。
对我而言,却是享受。
这好像是别人不敢尝试的重口美味,
榴莲,豆汁,蜂蛹,竹虫,
我却乐此不疲,倍感幸运。
于是一开场就决定要二刷了。
堵车的歌舞狂欢,那么流畅炫目,
一气呵成的镜头编排,难以置信,
我必须要看第二遍来确认是真的一气呵成。
这有点像看前两年的Birdman,
那个以长镜头著称、感觉全片直接这么拍下来,
只不过拍的对象换成了一群炫技的舞蹈演员。
说“只不过”太过分,看了多年舞蹈真人秀,
深知这对编舞有多高的要求。
从这时就忍不住开始怀疑,
这群舞蹈演员里是不是有我熟悉的选手,
——后来证明,却是是有好多个;
以及这部电影的舞蹈编排,
是不是我熟悉的的编舞,
——等不及出来查IMDb,片尾,
一直等到字幕滚出Mandy Moore的名字,
果不其然,正是SYTYCD的“熟人”。
知道出自高人之手,便就更信服看到的美。
譬如后来才发现编导果然就是《Whiplash》那位,
心底升腾起一种“难怪啊!我说呢!”的感叹。
难怪镜头运用得如此细究精致,
我说怎么光线色彩打得那么出神入化。
电影人的风格强烈得就像指纹和DNA,
昆汀的暴力,艾伦的轻讽,诺兰的翻天覆地。
而有机会看着一些新生代导演,
他们各自的风格日益锋锐,成熟饱满,
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但其实认出Damien Chazelle手笔的,
倒不全是画面和镜头,竟主要靠爵士鼓的鼓点。
他一定是极爱爵士乐,才会把音乐和音乐人拍得那么美。
美在这里的意思是真实,
真实如严苛到几近变态的爵士鼓老师,
真实亦如理想主义却不得不屈服现实的爵士钢琴师,
有各自倔强不肯放弃的追求。
这是角色,也是历史上那些艺术家们,
为后人留下伟大作品的原因,和附加财富。
男主说着爵士乐的即兴创作时,
满满感觉到的都是导演的潜台词。
除了爵士乐,还有老电影。
片场里的兜兜转转,藏了不少可值得挖掘的细节。
足以成为一封真诚的情书,给到那些曾经的启迪。
People love what other people are passionate about.
你投入热情,别人都看得到。
这句之外,便是:Here's to the fools who dream.
电影的Tagline,一早说定不是什么love story。
所以就更像是Begin Again版的500 Days of Summer,
讲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半是励志,半是开脱,
关于梦想与现实、坚守和妥协:
两个疲惫坚持的人在孤独时相遇,
有缘一起看夕阳、舞一曲、相伴一时,
相互支撑着对方的梦,也会被生活磨折打破,
却还是,完成了成就彼此的使命,也各自成长。
这样的遇见,大概已经是生命中最好的运气,
因此不能够再去奢求,臆想中的圆满结局。
这遗憾那么大,大到足以和梦想匹敌,
像月亮的阴面和阳面,交织成让人心疼的图景。
所以才要致敬那些坚持梦想的傻瓜吧?
敬他们伟大的梦想,也敬种种可惜的遗憾。
当电影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时代,
大概已经不存在全新的没有被人讲过的故事,
剩下的也就只有讲故事的方式,
是不是足以讲到人心里头去。
或许它不是所有人的菜,
却刚好,可以完全打动我。
尽管我一贯强调剧情的重要,
但它大概是第一部硬件强过软件,
却依然打动我的电影。
再一次证明了,真正的喜欢,是不讲道理的。
否则也不会N遍loop原声碟、
并且放弃了早睡几个月里第一次码字到凌晨2点了……
还有,真的很想去L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