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61311/50c20154c36a41a2.png)
偶然翻阅到2010年写的一篇文章,当时是发表在集团内报纸上的。
change一词是改变的意思,而chance则是机会、机遇的意思,两个单词只有一个字母的改变,然而词意却大变,在我们觉得有意思、感觉巧合的同时,不得不惊叹这里面暗含的寓意:只有改变,才有机会、机遇。只有创新,才有赢得发展的机遇。小到我们个人,企业,大到我们国家都是这个道理。
求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礼记·大学》中有一句话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意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据说这是商朝的建立者汤刻在浴具上的铭文,旨在激励自己不断创新,每天都有所作为。据史书记载,商民族从始祖契到汤共迁移过八次,汤定居于亳(现在河南省商丘东南),推翻夏朝,一统天下。汤的成功,与他日新又日新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意是,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了就能长久。这一简单的话语说出了一个真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都是这样。在事物发展到衰落阶段时,就要寻求变化以谋出路。如果一味坚持原来的旧规矩而不思变化,只能僵化致死;反之,如果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革故鼎新,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变化和创新是永恒的大道理。从原始的生命进化为人类,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而一步步走向现代文明,都是在变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古人说“日新”是天地人伦的“盛德”。
求新就要与时俱进,就是要引领时代潮流。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从科学实验到发明创造,从工作到生活,没有求新,社会就不能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
作为我们的企业,作为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身边出现的新变化呢?我想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种改变——公司推进精益生产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你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转变思路,不断的调整改变自己,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做好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未雨绸缪。
第一,我们一定要珍惜公司给我们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将视野放长放远,
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思考,然后将所学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例如,我们2006年7月曾经培训过《管理中的七种浪费》,我们脑中是否还有印记?现在,我们公司正在推进精益管理,而精益的实质就是节约成本,杜绝浪费,提高效益。我们在工作中是否杜绝了那七种浪费?或者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浪费降到最低?2008年4月,我们培训了《新时期中层干部工作理念思考》,开头就告诉我们,中层干部要带头学习,加强修养,以身作则。同年的7月,我们进行了《提高执行力》的培训,中层是公司的中坚力量,是公司承上启下的纽带和桥梁,是公司战略的执行者,中层的整体素养和执行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要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学习。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都在教导我们除了书本上的理论学习,还要向他人学习,走出去,向其它企业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公司的培训往往是照顾整体,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都不相同,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根据企业发展的速度,查找自己知识技能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专业知识精专,边缘知识广博,通过大量的学习,我们才能达到一个量的积累,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工,上升到质的飞跃。
其次,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全面看待这种变化,要积极的投入到这种变革中来。要确信只有改变创新,才能发展进步。
第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公司目前的所处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充分估量推行精益生产中会遇到的困难,充分做好思想准备。
TPS在日本从萌芽到发展完善用了近20年的时间,虚心学习和企业改造成了日本人成功的秘诀。TBPS在公司的推行,也不可能一触而就,我们要充分认识所面临的困难,创新模式,坚持不断的改善,变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何况我们刚刚推行四个月呢!
第二,从你我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勿以事小而不为”,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有些事情,我们想到、说到、写到都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真的很难。为什么?因为“习惯”,“习惯”在词典上是这样的定义: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则需要付出三个月,我们的精益生产现在只搞了四个月,从时间上看,正处于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最后,我们要以“四讲”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将精益生产进行到底。
在推行精益生产中,我们要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强化执行;要求真务实,把实干作为一种精神来追求,作为一种纪律来要求,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要变他人管理为自我管理;要结合公司实际不断学习创新,爱岗敬业,增强责任意识、进取意识,认准的事情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要有一种感恩的精神,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2010年5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