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
就是做选择。
怎么做决策,
前提是你会做决策,
打破前提是,
你可以少做决策,
甚至不做决策,
某些时候,
这会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问问自己,
当你在跑步的时候,
会想些什么?
会做决策吗?
还只是,
一个一个念头从脑子里冒出来,
然后又消逝掉。
终局思维,
除了将时间尺度推到死亡时刻,
最小化遗憾等指标之外。
其实,
颗粒度可以更细,
如十五至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当然一开始,
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但是,
这种静气的智慧,
是需要沉淀的。
在每一个阶段的决策中,
一定要做决策的时候,
信息不能太少,
也不便过多。
太少容易决策失误,
太多容易造成信息负载,
无法决策。
但是,什么叫做太少,
什么叫做太多,
如果对应到个人,
依旧看个人认知水平和层次。
对应到组织,
可以集体商议,民主集中。
如果一定要谈理论,
那就是信息熵,
到底其量化后的数值是多少。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因素,
但毕竟是外部输入。
另外,
人生而为人,
对于满足自己内心的诉求是很重要的。
所以,
不追求“完美”的决策,
而是追求满意度高的决策。
因为“完美”的选择是不存在的,
而满意度高的决策,
无论个人还是组织,
都是可以感知和度量的,
也是可行的。
做决策,
可以多往后面想几层,
决策是单向的吗?可逆吗?
面对不可逆的决策时候,
我们常常犹豫不决,
而可逆决策会极大的降低决策损失,
而且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加速行动的推进。
最后,
做决策的时候想想终局,
想想长期主义和价值。
长期主义不是指,
我们坚持什么长期不变,
而是去判断什么长期不变值得坚持。
盯住一个清晰的目标,
不变的东西,
集中资源优化能击穿阈值的事情,
长期好做事,做好事。
2020.10.18
网友评论